人民网
人民网>>青海频道>>青海要闻

青海省防沙治沙暨“三北”工程六期推进会召开

让新时代防沙治沙的宏伟蓝图在青藏高原变成美好现实

陈刚唐芳林讲话 吴晓军主持

薛军 莫昌伟
2023年11月18日09:24 | 来源:青海日报
小字号

  11月17日,全省防沙治沙暨“三北”工程六期推进会在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召开。会议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通报全省防沙治沙暨“三北”工程六期工作开展情况,安排部署新时代全省防沙治沙和“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工作。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刚,国家林草局副局长唐芳林讲话,省委副书记、省长吴晓军主持。

  当天,与会领导参观共和县沙珠玉乡治沙历史展览馆,了解全省特别是共和盆地、柴达木盆地防沙治沙工作情况,在治沙点实地观摩防沙治沙设备、各类沙障工艺、插杆水钻造林技术等,全景式了解沙珠玉乡治沙前后的历史性变化,全方位感受青海治沙人的深厚情怀和斗争精神,深刻领悟党和国家防沙治沙的坚定决心。

  陈刚指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新时代防沙治沙和“三北”工程擘画宏伟蓝图,对新时代治沙人寄予重托,必将指引我们创造新时代中国防沙治沙新奇迹。他强调,防沙治沙工作是青海生态文明建设的短板,要牢记“国之大者”,强化使命担当,按照省委“干部要干、思路要清、律己要严”工作要求,把防沙治沙工作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进一步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要科学编制规划,遵循自然规律,树立系统观念,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全面科学布局全省荒漠化综合防治和“三北”工程六期建设任务。要因地制宜,传承和丰富沙珠玉治沙经验,将工程固沙与生物固沙相结合,用精准的治理措施不断提升防沙治沙整体成效。要站位全局,知责尽责,抓好“三北”防护林退化林修复和新的林草植被建设,打通良种保供关键环节,持续拓展绿色生态空间。要提高林草管护意识,更好发挥生态管护员作用,抓牢抓实草畜平衡工作,严防工程项目建设破坏林草资源,做到高标准建设、高质量管护。要勇担使命、不畏艰辛、久久为功,善于总结提升,积极学习借鉴,争取指导帮助,让新时代防沙治沙的宏伟蓝图在青藏高原变成美好现实。

  唐芳林指出,40多年来,青海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人民,创造性推进荒漠化综合治理和“三北”工程建设,走出了具有青海特色的防沙治沙路子。抓好荒漠化综合防治、打好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对青海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促进生态系统质量整体改善;科学谋划沙化土地综合治理“一张图”,统筹谋划重点工程项目,构建点线面结合的生态防护网络;充分发挥高原高寒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全面落实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封禁保护修复和森林草原保护制度;大力发展节水林草,以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为引领,科学选择植被恢复模式,加大退化草原、黑土滩综合治理力度,充分发挥高品质种质资源和高效能机械装备的支撑引领作用,推动青海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国家林草局将持续加强与青海的合作共建,共同为创造新时代中国防沙治沙新奇迹、建设美丽中国努力奋斗。

  吴晓军在主持时指出,全省各地各部门要注重统筹协调,扛牢责任、主动认领防沙治沙和“三北”工程任务,统筹做好规划衔接、系统治理、项目实施,聚焦重点、难点、卡点,切实落实好“任务清单”“责任清单”。要注重综合效益,科学选择治理模式、树草种配置、工程措施和技术路径,积极推广光伏治沙、草光互补模式,有序发展特色种植业,充分吸纳当地农牧民群众就地务工务劳、增收致富,努力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共赢。要注重强化保障,进一步发挥工作协调机制作用,实行挂图作战和包片督导,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拓宽多元化投入渠道,加强新技术、新材料、新模式推广,打造“天地空”一体化综合监测监管平台,持续提高防沙治沙质量效益。

  省政府与海西、海南、海北、玉树、果洛、黄南州政府签订目标责任书。省林草局和海西州、海南州政府负责同志发言。

  省领导朱向峰、吕刚、刘涛、李晓南参加。

(责编:杨启红、刘沛然)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从草原走向世界 青海这座业余体校不业余
  初冬的海北,金银滩草原上牧草泛黄,淡淡的云朵中太阳若隐若现,远处的山尖被白雪覆盖。走进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少年儿童业余体育学校,孩子们正在操场上进行体能训练。…
青海省率先出台黄河专项省级资金管理办法
  人民网西宁11月11日电 (记者张莉萍)日前,青海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财政厅印发《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方向)中央预算内投资省级资金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省级资金管理办法》),据了解,青海省是沿黄九省区率先出台黄河专项省级资金管理办法的省份。 《省级资金管理办法》共五章26条,对各级发改、财政部门以及项目实施单位,在资金使用、管理、分配、监督、检查等方面的权利责任进行了明确。…
青海通报六起生态环境督察执法典型案例
  人民网西宁11月11日电 (记者张莉萍)11月11日,青海省生态环境厅通报六起生态环境督察执法典型案例,具体案例如下: 典型案例一、运用非现场监管方式发现查处茫崖某钾肥公司违反环评制度案 【案情简介】 2022年初,青海省生态环境重点区域遥感监测现海西州茫崖市某地(距青海省会西宁约1300公里处)存在1处规模扩大的人工水体,经青海省生态环境厅调查,遥感发现问题点位为青海某钾肥有限公司茫崖尕斯库勒湖钾盐矿,该公司在原有盐田规模基础上,在未履行环评审批手续的情况下,自2017年起陆续新建24块盐田及简易道路、电力设施、采输卤渠等配套设施,属于未批先建违法行为,违法行为持续至2021年底。 【查处情况】 该公司上述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十九条第二款“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建设项目,不得开工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二十五条“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依法经审批部门审查或者审查后未予批准的,建设单位不得开工建设”之规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