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通报15起违规使用医保基金案例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人民网西宁11月14日电 本网从青海省医疗保障局获悉,今年以来,青海省各级医保部门持续开展医保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整治,加大对欺诈骗取医保基金行为的打击力度,依法依规查处了一批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案件。为发挥警示教育作用,形成有效震慑,营造维护医保基金安全、自觉抵制违法违规行为的社会氛围,11月13日,青海省医疗保障局通报了2023年第三批违规使用医保基金案例。
案例一:西宁市城中区总寨镇中心卫生院违规使用医保基金案
经查,该院存在重复收费、分解收费、串换收费、超医保支付范围等违规行为。医保部门根据医保服务协议及相关规定,责令改正,追回违规费用148621.1元,对《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实施后的违法行为罚款30260.77元。
案例二:西宁犇全大药房有限公司违规使用医保基金案
经查,该药店存在串换收费的违规行为。医保部门根据医保服务协议及相关规定,追回违规费用12848.68元,处违约金130000元,10%保证金不予返还,自2023年8月31日起解除医保服务协议,同时3年内不得重新申请医保定点服务资格,全省联动执行。
案例三:民和县姜记健康医药超市违规使用医保基金案
经查,该药店存在串换收费的违规行为。医保部门根据医保服务协议及相关规定,约谈相关责任人,追回违规费用7638元,对《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实施后的违法行为罚款3819元。
案例四:德令哈益兴堂大药房违规使用医保基金案
经查,该药店存在串换收费的违规行为。医保部门根据医保服务协议及相关规定,给予零售药店负责人警告,追回违规费用197609元,对《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实施后的违法行为罚款21156.65元,同时向行业主管部门通报违规情况。
案例五:格尔木一来康大药房违规使用医保基金案
经查,该药店未严格落实购销存管理规范,存在药品刷卡记录大于购进记录的违规行为。医保部门根据医保服务协议及相关规定,给予零售药店负责人警告,追回违规费用195858元,对《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实施后的违法行为罚款40713.6元,同时向行业主管部门通报违规情况。
案例六:同德县利众藏西医门诊部违规使用医保基金案
经查,该门诊部存在超医保支付范围的违规行为。医保部门根据医保服务协议及相关规定,追回违规费用3696.8元,对《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实施后的违法行为罚款5545.2元。
案例七:贵德九九医药迎宾东路店违规使用医保基金案
经查,该药店存在超医保支付范围的违规行为。医保部门根据医保服务协议及相关规定,责令改正,追回违规费用13935.5元,对《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实施后的违法行为罚款4041.3元。
案例八:青海康宁医药连锁有限公司共和福寿堂大药房违规使用医保基金案
经查,该药店存在超医保支付范围的违规行为。医保部门根据医保服务协议及相关规定,责令改正,追回违规费用6627.29元,对《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实施后的违法行为罚款3313.65元。
案例九:浩门康乐药房医药平价超市违规使用医保基金案
经查,该药店存在串换收费的违规行为。医保部门根据医保服务协议及相关规定,给予定点零售药店负责人警告,追回违规费用12032元,对《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实施后的违法行为罚款12032元。
案例十:门源县长春堂药店违规使用医保基金案
经查,该药店存在串换收费的违规行为。医保部门根据医保服务协议及相关规定,责令改正,追回违规费用10620元,对《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实施后的违法行为罚款9558元。
案例十一:青海省新绿洲医药连锁有限公司门源县众康大药房违规使用医保基金案
经查,该药店存在串换收费的违规行为。医保部门根据医保服务协议及相关规定,责令改正,追回违规费用7377元,对《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实施后的违法行为罚款5163.9元。
案例十二:曲麻莱县益康大药房违规使用医保基金案
经查,该药店存在为非定点医药机构或其他机构提供费用结算的违规行为。医保部门根据医保服务协议及相关规定,追回违规费用7444元,对《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实施后的违法行为罚款14888元,自2023年7月10日解除医保服务协议,同时3年内不得重新申请医保定点服务资格,全省联动执行。
案例十三:班玛县甘露藏医诊所违规使用医保基金案
经查,该诊所存在医保管理制度不规范、财务管理不到位、进销存管理不规范、超标准收费等违规行为。医保部门根据医保服务协议及相关规定,责令限期整改,追回违规费用7573.64元,对《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实施后的违法行为罚款3786.82元。
案例十四:班玛县益康药店违规使用医保基金案
经查,该药店存在购销存管理不规范、串换收费等违规行为。医保部门根据医保服务协议及相关规定,责令限期整改,追回违规费用66975元,对《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实施后的违法行为罚款33487.5元。
案例十五:卡某冒名顶替使用他人医保卡就医案
经查,班玛县灯塔乡格日则村村民卡某冒名顶替,持同村周某的医保卡前往阿坝州就医。念其为初犯且有悔过之心,医保部门根据相关规定,对卡某进行严肃批评教育,并追回违规费用15000元。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从草原走向世界 青海这座业余体校不业余
- 初冬的海北,金银滩草原上牧草泛黄,淡淡的云朵中太阳若隐若现,远处的山尖被白雪覆盖。走进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少年儿童业余体育学校,孩子们正在操场上进行体能训练。…
- 青海省率先出台黄河专项省级资金管理办法
- 人民网西宁11月11日电 (记者张莉萍)日前,青海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财政厅印发《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方向)中央预算内投资省级资金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省级资金管理办法》),据了解,青海省是沿黄九省区率先出台黄河专项省级资金管理办法的省份。 《省级资金管理办法》共五章26条,对各级发改、财政部门以及项目实施单位,在资金使用、管理、分配、监督、检查等方面的权利责任进行了明确。…
- 青海通报六起生态环境督察执法典型案例
- 人民网西宁11月11日电 (记者张莉萍)11月11日,青海省生态环境厅通报六起生态环境督察执法典型案例,具体案例如下: 典型案例一、运用非现场监管方式发现查处茫崖某钾肥公司违反环评制度案 【案情简介】 2022年初,青海省生态环境重点区域遥感监测现海西州茫崖市某地(距青海省会西宁约1300公里处)存在1处规模扩大的人工水体,经青海省生态环境厅调查,遥感发现问题点位为青海某钾肥有限公司茫崖尕斯库勒湖钾盐矿,该公司在原有盐田规模基础上,在未履行环评审批手续的情况下,自2017年起陆续新建24块盐田及简易道路、电力设施、采输卤渠等配套设施,属于未批先建违法行为,违法行为持续至2021年底。 【查处情况】 该公司上述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十九条第二款“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建设项目,不得开工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二十五条“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依法经审批部门审查或者审查后未予批准的,建设单位不得开工建设”之规定。…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