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优化增动能 青海经济发展有量更有质
自动上料、智能排版、自动叠焊……通过18道工艺流程,4月18日,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第一片至尊670W系列超高功率组件在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南川工业园区“呱呱坠地”。这批组件将“奔赴山海”,追逐太阳的轨迹,将光能化为电能,输送到千家万户。
自青海省着眼产业“四地”建设以来,以天合光能、宁德时代、中复神鹰、丽豪半导体等企业为代表的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发挥自身优势,吸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竞相落户青海,不仅提振了青海省工业经济发展信心、增加了就业岗位,也促进了农业、服务业走向高质量发展。
天合光能青海大基地超高功率组件下线。人民网 杨启红摄
5月18日,青海省统计局发布了2023年4月全省经济运行情况:全省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主要指标增势明显,工业生产保持增长,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消费市场加快恢复,就业物价总体稳定,经济运行延续恢复向好态势。1—4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8%。
好政策创造好环境
“2022年,我们企业申报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金额超过8000万元。”青海宜化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会计杨生恩没有想到,在企业发展“吃劲”阶段,国家税务总局西宁市税务局给企业送来了真金白银的优惠。“2023年我们申报的税费扣除金额预计也在8000万元,这使公司在资金层面得到更多实惠,我们将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技术等级、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为建设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贡献力量。”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4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有生产的34个行业中,14个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其中计算机通信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倍,医药制造业增长1.2倍,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长1.9倍。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1倍和1.0倍。主要产品中,单晶硅产量增长1.3倍,多晶硅增长6.4倍,太阳能电池(光伏电池)增长49.7%,光电子器件增长1.6倍。
数据背后,是党委政府与企业一起发力的集中体现。
2月初,青海省《助企暖企春风行动方案》正式出台,涵盖农、林、牧、渔、工业、建筑业和13个服务业行业,旨在大幅度提升企业问题解决率和满意度,促进农牧业、工业、建筑业全面复工复产,服务业全面复商复市,力争全年规上(限上)企业数量增长10%以上。
高原农副产品通过线上渠道走出青海。人民网 陈明菊摄
青海省农业、能源、住建、商务、税务等多个职能部门通力协作,统筹一切可利用的资源,为青海省广大企业打了一针“强心剂”。
截至目前,青海省1万余名助企联络员深入1.3万户帮扶企业调研2万余次,解决各类问题2600余项;各金融机构已为全省纳入帮扶范围的近千户企业发放贷款179亿元,支撑项目投资973.37亿元,项目达产后预计年营收79.94亿元,年缴纳税收5.96亿元。
好环境引来好项目
3月23日,青海1236个项目集中开复工,涵盖清洁能源、交通运输、产业转型、民生改善等多个领域,投资规模大、市场前景好、带动能力强。
“我们一期投资是103亿元!”红狮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在青海投资的年产25万吨工业硅和20万吨多晶硅的综合型、一体化项目,也在这一天开工。副总经理鲁雄伟认为,青海是一块极具投资实业价值的乐土。
经济要发展,投资是关键,项目是基础。可青海地处西北,困难多、底子薄,靠什么拉项目?
2023年青海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深化“放管服”改革,实施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以一流的营商环境引客商、聚人气、赢口碑。
在省会西宁,当地提出“金牌店小二”服务,坚持“无事不扰、有需必应”,不断强化政企沟通,开展“点对点”帮扶。
西宁市生态环境局在市民中心的办事窗口。人民网 甘海琼摄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聚焦盐湖资源综合利用、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产业项目,按照“投资项目化、项目责任化、责任具体化”的工作机制,优化项目实施方案,强化项目服务。
海南藏族自治州建立“党政主导+行业推进+工作小组+联络员”助企机制,狠抓项目前期攻坚和谋划攻坚,以高效的工作运转体系合力攻坚,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
政策有了,效果怎样还得看企业家们怎么说。
“青海是一个想干事、能干事的地方,优质的营商环境和推出的一系列惠企暖企措施让我们感受到了各部门靠前服务的温暖。”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曹博表示,更多助企纾困政策措施的配套,让企业发展更有信心。
“我们将继续扎根青海,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丰富购物体验,激发消费新活力。”青海一家亲农产品有限公司董事长贾建全表示,将继续在现代化新青海建设新征程中有所作为。
“高景太阳能入驻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南川工业园区以来,从省、市到开发区、园区管委会,都在全力以赴支持我们企业的发展,真正做到了有难题马上办。”青海高景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项目总监鞠昌健坦言,园区为企业服务的工作是务实的、高效的、有温度的,正是这样才有了企业的一路成长。
“干实业,去青海”渐渐成为一批头部企业的共识。
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南川工业园区绿电态势感知平台赋能园区企业生产发展。人民网 甘海琼摄
好项目助力好发展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在青海表现尤为突出,发展底子薄、任务重,发展不足仍然是我省现实之困……”年初召开的青海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在回顾了过去五年工作后,明确指出目前青海省经济社会发展存在明显短板。
在目前的发展中,青海如何克服“木桶效应”,全力补好短板?
投资是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依靠项目拉动投资,从而补齐基础设施、吸引技术人才、提升创新能力是青海省目前经济发展的主要做法之一。
“今年以来,全省制定实施投资项目攻坚行动方案,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加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投资,积极扩大有效投资,为全省经济增长发挥了积极作用。”青海省统计局总统计师王新峰说。
青藏高原农副产品集散中心货物装车运往西藏。人民网 况玉摄
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第一季度,青海省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2.0%,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0.9%,第三产业投资增长4.4%。全省工业投资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59.4%,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3个百分点。
1—4月,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5.6%,增速较1—3月提高8.9个百分点,其中交通运输和邮政业投资增长30.8%,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增长19.5%。
投资增量大幅上升,从短期来看,可以增加就业、刺激消费,从长期来看可以培育支柱产业、增加商品供给。从刚刚公布的数据看,1—4月,青海省城镇新增就业2.4万人,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50.0万人次;1—4月,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8.9亿元,同比增长10.3%。目前,短期效应初步显现,未来青海省高质量发展的良性循环正逐步成型。
行百里者半九十。力量生于团结,幸福源自奋斗,青海具有独特的资源禀赋,高质量发展潜力巨大,更加美好的明天,正等着青海600万各族儿女携手创造。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林荫下有一位社区居民喜爱的“杨阿姨”
- 5月17日,当62岁的林继唱住进养老院,拿到养老院发放的日用品时,他再也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留下了眼泪。“我没有子女,老伴也去世了,没想到‘杨阿姨’能把我送过来,让我享受到这么好的待遇……” 林继唱口中的“杨阿姨”是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林荫社区党支部书记杨原。…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