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青海频道>>人民日报看青海>>2021澜湄万里行

人民日报看澜湄——澜沧江边这所学校,生态保护理念在孩子们心中落地生根

“澜湄万里行”人民日报采访组 何娟
2021年10月20日09:41 |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小字号

崭新的教学楼和宿舍楼,新颖的数字化多媒体教室,处处盛开的格桑花……在澜沧江畔的囊谦县香达镇邦达村,矗立着一座美丽的现代化高中,这就是青海师范大学附属玉树实验学校。10月18日上午,“2021澜湄万里行”中外媒体大型采访活动走进这里,感受高原盛开的高质量教育之花。

学校的主教学楼。人民网 张皓芃摄

校园里的格桑花。人民网 张皓芃摄

学校始建于2019年,是玉树州委州政府、北京市教委、青海师范大学等协力打造的寄宿制高中。依托澜湄水系源头的独特地理区位和生态资源优势,学校从今年9月开始开设特色生态教育课程,嵌入生物、地理等课的教学中。以生物课为例,除了常规的生物课,学校还结合澜沧江流域保护,开展生态教育,包括介绍澜沧江的生态系统,普及区域独特的动植物资源,讲解生态系统稳定性遭到破坏的后果以及维护生态系统稳定的措施,等等。此外,学校还把“生态教育进校园”和“生态实践出校园”相结合。地理课上,老师会带着学生们到户外直观认识当地的水文地貌,了解当地的生态环境。

正在进行的地理课。人民网 张皓芃摄

学生们在课间跳起囊谦古舞——卓根玛。刘成友摄

生态保护要从源头做起,生态文明教育也要从小抓起。高一一班的生物老师张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青少年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对他们进行生态文明教育也是非常关键的。”

出了校门就是澜沧江,这些课程,不仅增进了学生们对家乡的了解,也激发了他们由衷的对家乡的热爱和保护源头生态的自觉。高一一班的一名学生认真地告诉记者:“我们要学会保护上游的水资源,这样流经下游的水会更清澈一点。”“让流经下游的水更清澈一点”,这样一种朴素的观念,正在成为这所学校学子们的共识,让他们更多一份生态文明意识和保护源头水域的责任担当。

“保卫澜沧江”主题黑板报比赛。何娟摄

学校的生态文明教育不仅体现在课程中,也体现在日常举办的各项活动中。比如,学校近期举办了以“保卫澜沧江”为主题的黑板报比赛,全校师生一起开展了出校门捡拾垃圾活动。对此,副校长彭海涛说到,捡到的垃圾虽然不多,但学生们的行为却无声地影响、带动着周边的村民。

(责编:杨玥、张莉萍)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