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青海頻道

人民直擊丨青海尖扎鄉村環境整治“打幾折”?

甘海瓊 馬可欣
2025年09月12日09:28 | 來源:人民網-青海頻道
小字號

近年來,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尖扎縣以“潔淨美”專項行動為抓手,大力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多個村庄獲評“最美鄉村”。然而,記者多次走訪發現,部分旅游村落、黃河沿岸村庄仍存在垃圾隨意傾倒、清運不及時等問題,甚至警示牌旁也堆滿垃圾。農村垃圾治理如何從“突擊式清理”轉向“長效化管控”值得思考。

干淨整潔的通村路,高大氣派的村門,綠樹環繞的村廣場……走進青海省黃南州尖扎縣康楊鎮的中國傳統村落城上村,處處都是高原鄉村如畫景色。

然而開車向村外走去,停車場、徒步棧道、涼亭,燒過的碳渣、一次性餐盒、瓜皮殘羹,美景下垃圾也不少。“夏天來村裡露營的游客多起來了,可垃圾沒有及時清理,也挺丟面子的。”一名村民望著停車場堆積的垃圾,滿臉無奈。

尖扎縣康楊鎮城上村停車場垃圾未能及時清理。人民網 馬可欣攝

尖扎縣康楊鎮城上村停車場垃圾未能及時清理。人民網 馬可欣攝

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尖扎縣累計建成78個高原美麗鄉村,覆蓋率達91%,村級物流、鄉鎮淨化水廠實現全覆蓋,污水、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分別達94%、96%。尖扎縣更是在康楊鎮等多個鄉鎮推行“路長制”“片長制”,通過劃分責任區域,由專人負責監督和管理環境衛生。

然而,在以旅游為特色的城上村,停車場周邊散落著食品包裝袋、飲料瓶等生活垃圾,部分垃圾被風吹至村道旁的草叢中。記者近日再次前往城上村的停車場,依然看到垃圾散落一地。“那個停車場沒有打掃衛生的人,沒安排也安排不上人。”記者向城上村村民委員會反映情況時,該村村主任表示。

尖扎縣昂拉鄉尖巴昂村衛生院旁的巷道裡垃圾散落。人民網 馬可欣攝

尖扎縣昂拉鄉尖巴昂村衛生院旁的巷道裡垃圾散落。人民網 馬可欣攝

同樣面臨困擾的還有尖扎縣昂拉鄉尖巴昂村。記者在現場看到,一處巷道內溢出的垃圾散落一地,旁邊便是村衛生院。當地村民坦言,由於游客流量不穩定,巷道內的垃圾時常“扎堆”。“有時一天要清兩三趟,但人手不夠時,垃圾還是會堆起來。”

康揚鎮各巴灘“此處禁止倒垃圾”標識牌下堆積建筑垃圾。人民網 馬可欣攝

康揚鎮各巴灘“此處禁止倒垃圾”標識牌下堆積建筑垃圾。人民網 馬可欣攝

與旅游村落的“顯性污染”相比,隱蔽處的違規傾倒更令人憂心。

在康揚鎮各巴灘,一塊醒目的標識牌上寫著“此處禁止倒垃圾,違者罰款1000—2000元”,但標識牌下方不足5米處,卻堆積著大量建筑垃圾,其中不乏塑料薄膜等難降解物品。“牌子立了好幾年,從沒見過有人來罰款。”當地村民普遍有“大家都在這裡倒垃圾,那我也能倒”的想法。

沿著公路繼續行駛,在尖扎縣賈加鄉安君村,同樣存在著“禁止亂扔垃圾”標識牌下垃圾成堆的現象。

根據黃南州2018年修訂出台的《城鎮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維護城鎮市容和環境衛生及公共設施的責任,相關部門應加強監管,杜絕此類現象發生。可是標識牌下隨意傾倒垃圾的情形在尖扎縣並不罕見。

在尖扎縣城環城北路附近,記者看到山坡上的生活垃圾與建筑垃圾混雜堆積,下方就是黃河支流加讓河。記者觀察發現,此處坡度較陡,一旦遭遇強降雨,垃圾極易隨雨水沖入河道,而且清理難度也很大。“這些垃圾一到下雨天就被沖進溝裡,最后可能流進黃河。”當地居民指著不遠處的溝壑說。

在尖扎縣崖灣村口,大量建筑垃圾更是直接傾倒在溝壑中,而這條溝壑與黃河直接連通。

尖扎縣城環城北路山坡上的生活垃圾與建筑垃圾混雜堆積。人民網 馬可欣攝

尖扎縣城環城北路山坡上的生活垃圾與建筑垃圾混雜堆積。人民網 馬可欣攝

記者從黃南州住房和城鄉建設局了解到,目前尖扎縣隻購置了一個小型的建筑垃圾破碎機,只能實現部分建筑垃圾的消納和二次利用,原本尖扎縣規劃的建筑垃圾消納廠因資金問題遲遲未能建成。

針對此問題,記者致電尖扎縣12345,對方表示沒有找到尖扎縣生態環境局的電話。記者再次致電尖扎縣政府辦公室,反饋郵政巷附近山崖下垃圾問題,工作人員表示將轉給縣生態環境局對此類環境問題進行進一步排查。

“生態環境執法部門如果巡查到生態環境相關問題,會向當地下發督辦通知要求進行整改。”黃南州生態環境局工作人員表示,這個工作提醒中會要求當地3—5個工作日內進行整改並反饋整改情況。但直至記者發稿時,並未收到任何反饋信息,現場的垃圾無人處理。

雖然黃南州已建立“戶分類、村收集、鎮處理”的垃圾處理體系,但基層監管乏力、村民意識淡薄的問題依然存在,政策落實中的“最后一公裡”問題依然突出。

站在崖灣村口的垃圾溝旁,望著不遠處奔流的黃河,一位村民的話發人深省:“這些垃圾今天堆在村裡,明天就會流進黃河,后天呢?”

尖扎縣崖灣村附近建筑垃圾傾倒在溝壑裡,而這條溝壑與黃河直接連通。人民網 馬可欣攝

尖扎縣崖灣村附近建筑垃圾傾倒在溝壑裡,而這條溝壑與黃河直接連通。人民網 馬可欣攝

(責編:況玉、張莉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