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賽事活動帶來的“流量”為“留量”
——走進海晏看高質量發展系列報道之六

今年以來,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縣承辦環青賽2個賽段和閉幕式活動,舉辦節日節慶、開湖觀魚、徒步騎行、溫泉沐浴、馬術賽馬等大型賽事活動16場次,吸引來自全國各地的賽事愛好者參與,接待游客64.56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2.2億元,同比增長28.5%和36.5%。
“近年來,我縣全面落實省委‘一芯一環多帶’生態旅游布局和州委‘打造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決策部署,重塑生態價值、賡續紅色基因、激活文化活力,堅持把辦好賽事活動作為推進全域旅游、促進群眾增收、展示海晏形象的重要抓手,不斷促進農體文旅商深度融合發展。”8月21日,海晏縣文旅局負責人介紹說。
以賽事活動激活生態觀光新體驗。著力將賽事活動打造成宣傳生態文明理念、倡導綠色低碳生活方式的實踐課堂。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開展生態保護建設行動,持續加大生態治理力度,縱深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治理,打造高標准景觀綠化,深度治理環湖北岸、北山旅游公路等重點旅游道路沿線草原圖斑。分級保護賽事活動沿線植被、濕地、野生動物棲息地,各級林草長、河湖長強化巡查監管,生態管護員、生態警長加強執法巡查,為游客提供更好的生態觀光體驗。
以賽事活動釋放城市發展新活力。著力提升賽事活動對城市消費需求的拉動作用,構建“吃住行游購娛”全鏈條消費場景。深度挖掘賽事活動與原子城、西海郡的結合點,通過賽事的競技魅力、活動的氛圍吸引,帶動更多參與者產生消費需求。依托紅色研學活動,打造集旅游休閑、會培研學、康養體驗等為一體的紅色文化旅游新業態。全力推進“兩鎮”充電樁、停車位等基礎設施建設,系統改造城市水電路網,成立市政服務專業隊伍,加大環境衛生整治力度,城鄉生活垃圾、污水處理率分別達到98%和92%,交通、住宿、餐飲、購物等環節的環境衛生得到更大提升。
以賽事活動演繹民族文化新風尚。著力將賽事活動打造為展示和傳播民族文化、地域風情的璀璨舞台。其間配套特色民族歌舞展演、非遺手工藝展示、地方美食品鑒等系列文化活動,讓參與者體驗海晏獨特的民族風情和人文魅力。同時,加大對歷史文化名村、傳統村落等創建和保護力度,集中力量打造博物館群建設,運用原子城紀念館、西海郡博物館、時代楷模紀念館、西海長歌中華民族共同體體驗館等場館,促進參與者深入了解海晏歷史文化,增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有效激活本土文化的內在活力。
“跟著賽事活動來旅游”,不僅是促進文體傳承發展的生動實踐,更是海晏探索旅游熱度、文化繁榮與生態保護和諧共生的新路徑。海晏將精心培育更多具有本地特色、彰顯時代精神的品牌賽事活動,不斷完善全鏈條服務,讓賽事活動的“流量”從一時風尚固化為海晏文旅發展的持久動能。(馬福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有回音 | 市民反映垃圾堆放亂象 青海西寧:立即清理整改
- 近日,有群眾在人民網“領導留言板”留言表示,青海省西寧市城北區北川萬達三期地下二層車輛出入口(左側)是該小區設置的建筑垃圾堆放處(33號樓一單元、二單元處),該小區經常將大量垃圾堆放在單元口,導致大量灰塵附著在業主車身內外,回家的道路上也都是各種建筑垃圾,老人、孩子行走時非常危險且不方便,希望有關部門能夠解決這一問題。 群眾留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