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北州多措並舉激活“農體文旅商”產業發展新動能

5月12日,從海北州委農辦了解到,在推進“農體文旅商”產業融合發展試點工作中,海北州以農牧業發展為基礎、體育賽事為動力、文化旅游為載體、商業轉型為模式,探索建立具有海北特色的“農體文旅商”融合發展新格局、新路徑,引領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目前,全州建成萬千藏羊牦牛養殖基地75處,2586萬畝天然草原、1.09萬畝耕地及213萬頭(隻)藏羊、牦牛通過綠色有機認証,海晏縣入選全國草原畜牧業轉型升級試點縣,創建“三品一標”生產基地21個,開設綠色有機農畜產品“三地百櫃”29家,“祁連藏羊”“門源小油菜籽”入選全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名單,“祁連藏羊”直銷澳門,門源蜂蜜出口日本,剛察18萬隻藏羊“進京”銷售。同時,環湖北岸6個生態體驗點提標升級,金銀灘-原子城國家5A級旅游景區創建有序推進,全州A級景區總數達24家,躍居全省第三。打造16個省級旅游試點村,引導7個景區景點參與鄉村振興,累計帶動976戶3175名農牧民群眾,年人均增收1300余元。門源縣東旭村等4個村入選第二批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祁連縣麻拉河村等20個村獲評省級第一批鄉村旅游重點村。
海北州依托原子城紀念館、221基地舊址等紅色資源,打造31處紅色研學現場教學點,年內開展紅色研學活動120期,累計舉辦培訓班728期,受訓人數達15.3萬人次。將傳統文化融入鄉村旅游,深入挖掘藏族拉伊、河湟剪紙等傳統文化技藝,設計出70余款文創產品,年銷售額達1.02億元,帶動旅游人次突破802.72萬人。此外,各類體育賽事成為產業聯動“催化劑”,促成青超賽事期間農畜產品銷售額達518萬元、簽約項目13億元,拉動旅游收入30.47億元。
在商貿流通領域,實施“數商興農”工程,構建起覆蓋縣、鄉、村的三級物流商業網絡,建成4個縣級分撥中心、32個鄉鎮物流中轉站和152個村級服務點,通過平台直播帶貨833場,300余種海北優品實現線上銷售額4071萬元,同比增長19%。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第二屆“大美青海•高原足球”超級聯賽開幕
- 人民網西寧5月10日電 5月10日,第二屆“大美青海•高原足球”超級聯賽在夏都西寧開幕,青海“青超”聯隊對陣貴州“村超”隊,打響“青超聯賽”揭幕戰。 2024年,首屆“大美青海·高原足球”超級聯賽舉行,賽事創新性地將足球與青海特色文化、農產品、旅游資源相結合,全方位、多場景、高頻度宣傳省、市、縣區農文旅資源和品牌,進一步促進“農體文旅商”產業深度融合,為推動鄉村全面振興提供新動能。…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