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開新土 宣講潤心田

農機具助力春耕。
宣講現場。洪玉杰攝
2月23日,天氣晴朗,黃河岸邊春的氣息已悄悄來臨,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德縣拉西瓦鎮的春耕文化節正式開啟。
今年是拉西瓦鎮第四次舉辦傳統春耕文化節,趁著全鎮10個村統一舉行春耕文化節的契機,鎮上的干部早早收拾好宣講材料,驅車向著羅漢堂村駛去。
沿著羅漢堂村黨支部活動中心往裡走,遠遠就看到鎮上的村民齊聚,在一片歡聲笑語、農機轟鳴中,村民手持犁柄、驅牛耕地,在田間地頭奏響春耕生產“進行曲”。
伴隨著陣陣祈福聲,從四面八方早早就聚集在地頭的村民們身著盛裝,兩頭體態健碩,頭系哈達的耕牛挂好犁具下到地裡,4名群眾牽著耕牛,奮力揚鞭,耕牛奮蹄向前,破土開犁,犁鏵翻起沉睡一冬的土地。婦女們手拿鋤鎬播種,播下新年的豐收希望。
隨后,旋耕機、播種機在田間來回穿梭,現代化農耕機械為農業生產按下“快進鍵”,種子和有機肥伴著微風飄散在土地裡,勞作的村民在田間地頭一排排,一行行,犁地、播種、磨地分工明確,即興的藏歌回蕩在田間。
春耕儀式后,田壟上,曲卜藏村駐村第一書記尕魯多杰和村民們圍在一起,簡單的開場白后,結合“一宣三促”政策,尕魯多杰開講了。
“我詳細講解一下大家關心的佔補平衡統一管理、分類有序做好耕地‘非糧化’整治、建立耕地種植用途監測體系等方面的政策……”
尕魯多杰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生動鮮活的案例,與周圍村子的群眾交流,圍繞羅漢堂村產業發展、村集體經濟和就業務工情況,以“拉家常”的形式展開宣講,重點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促進農牧民增收、提升鄉村治理水平等強農惠農政策舉措進行了細致講解,力爭讓村民們聽得懂、能領會、可運用。
“前幾天,我在網上看到好多人去安徽、福建的廠裡打工,聽說收入不錯,能給我們講一下嗎?”宣講現場,一些村民按捺不住內心的急切,站起身來提問。
“他們正是黨和政府有組織、有計劃輸送到外地就業的第一批農牧民群眾,勞務輸出也是今年促進群眾增收的重點工作……”尕魯多杰回復。
“考慮到拉西瓦鎮10個村的村民居住分散,召集起來比較困難,我們結合春耕文化節,早早搜集‘一宣三促’信息資料,努力吃透宣講內容的精髓,並且專門向老黨員討教、研究宣講要點和方法,力求宣講工作盡善盡美。”貴德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拉西瓦鎮黨委書記朱曉東介紹。
群眾有所問,宣講有所應。“文件指出,在政府投資重點工程和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中推廣以工代賑,適當提高勞務報酬發放比例。”拉西瓦鎮黨委組織委員李盼恩介紹,這一項特別適合留守在農村,但仍有勞動力的老年人,在家門口務工,選擇合適的工種,既能增加收入,也能為拉西瓦鎮發展做貢獻。
仍果村黨支部書記華青俄日是最認真的“學員”,雖然已經早早學習了文件,但是聽著宣講成員的解讀,華青俄日的神情中帶有一些拘謹,隨著交流的不斷深入,表情漸漸放鬆下來,等到談及村集體經濟,華青俄日喜笑顏開,娓娓道來。
2024年拉西瓦鎮爭取資金213萬元推動實施仍果村衛當口養殖場補短板項目,對現有基礎設施進行提檔升級。
仍果、葉后浪、多拉三村成立聯合黨支部,整合村集體資金150萬元,打造“三村抱團”高效養殖聯合合作社,引進優質牦牛品種,旨在破解資源共享難、草場退化快、自主發展難等問題,著力提升村集體經濟造血功能,拓寬群眾增收致富路子。
乘著中央一號文件的東風,幾個“回合”下來,不僅宣講的成員講完了主要內容,黨員們也都各抒己見,村民們交流了自己的看法。伴著和煦陽光,大家一起話家常、嘮農嗑、談未來,“零距離”答疑解惑,幫群眾算好“惠民賬”,讓惠農惠牧政策既有高度又有溫度,宣講既接地氣又聚人氣。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