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點亮西寧新春文旅市場

2月16日,記者從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廳獲悉,春節期間,西寧市圍繞“歡歡喜喜過大年”主題,共策劃推出14大類39項2000余場精彩紛呈、特色鮮明的文化活動,以“請進來”和“走出去”方式開展的文化交流活動,為廣大市民游客奉獻了一場場別開生面的文化大餐,累計引流近千萬人次。
期間,邀請國家級非遺項目英歌舞來寧參與西寧市優秀社火集中巡游活動,與魯沙爾高蹺、大通蛙圖騰祭祀舞“四片瓦”、滾燈、頂燈、太平鼓、霸王鞭等20余項非遺項目同台競技,讓市民游客領略中華戰舞的魅力。邀請全國“南獅”爭霸賽銅獎團隊與傳統“北獅”團隊切磋展演。以東西部協作為載體舉辦的丹噶爾古城雙寧雙燈展,在呈現湟源排燈集雕刻、繪畫、書法、剪紙、皮影、刺繡、羊皮等藝術形式為一體的多元特色的同時,引入工藝精湛、造型典雅、色彩明潔的秦淮花燈,實現了南北文化的夢幻聯動。
充分發揮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中心城市“芯級”作用,與省內各市州及周邊省市開展文化交流互動,在西寧開展年貨大集活動,在為商圈引流的同時,宣推了市州特色農畜產品,激發了消費新活力。邀請甘肅醉關公團隊在西寧多個大型商圈進行交流演出,參演人數200余人次,觀眾人數近7萬余人次。
與此同時,國家級非遺項目魯沙爾高蹺再次與河南衛視合作,走進洛邑古城參加《元宵奇妙游》節目錄制,促進了兩地文化的交往交流。湟源排燈項目受邀參加非遺司主辦的2025年非遺晚會和全國2025年“非遺賀新春——點亮中國燈”全國主會場(自貢)活動﹔雙寧雙燈展實現西寧和南京的雙城聯動,30個湟源排燈、10幅燈架跨越2000公裡走進南京老門東歷史街區,向南京市民和游客展示河湟非遺的獨特魅力。丹噶爾皮繡傳統技藝亮相烏蘭巴托,參加2025“歡樂春節”——“山宗水源大美青海”走進烏蘭巴托電影周活動,有效推動了河湟特色文化產品和非遺項目的傳播與推廣。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青海獲得亞冬會首枚獎牌
- 人民網西寧2月14日電 (陳明菊)2月14日,本網從青海省體育局獲悉,在剛剛結束的亞冬會冰壺比賽中,青海省冬季項目和戶外運動管理中心運動員冶建軍攜手國家隊隊友,發揮出色,奪得冰壺男子團體銅牌。這是青海冬季項目運動員在亞冬會上斬獲的首枚獎牌! 賽事現場。…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