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角日村的金色“堡壘”

裝滿飼草料的大貨車停靠在基地旁等待出發。通訊員 娘吉加 供圖
寒冬臘月,北風呼嘯。記者走進黃南藏族自治州澤庫縣寧秀鎮禾角日村,眼前,高效收割成熟的飼草料,經加工處理后,被壓縮成一塊塊整齊的方形草垛,如同一座座金色的“小堡壘”,錯落有致地排列在田間,靜靜訴說著豐收的故事。
2024年,對於禾角日村來說是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一年。澤庫縣、寧秀鎮兩級黨委政府攜手幫扶單位青海省委組織部和青海省高級人民法院,推動禾角日村畜牧業在鄉村振興實踐中提檔升級、轉型發展,開啟了一條飼草料種植、良種牦牛養殖、特色畜產品銷售的創新之路。
“面對養殖業發展體系不健全、飼草料供應不足、草場壓力大等現實問題,結合本鎮產業發展整體布局和禾角日村資源優勢,建立飼草料基地,助力養殖業高質量發展。”寧秀鎮黨委書記才讓卡介紹,為打通種植、養殖、銷售一體化畜牧產業路,2023年9月,禾角日村申報草原畜牧業轉型升級高產穩產優質飼草產業發展項目,2024年4月,在省、州、縣相關部門大力支持和駐村工作隊積極努力下,總投資587.2萬元,禾角日村分兩期建成有機飼草料基地,基地內大面積儲草棚、播種機、撒肥機、叉車、皮帶運輸機等設備齊全。
為提高有機飼草料生產總量,減輕草場壓力,緩解畜草矛盾,禾角日村探索建立“草場+牲畜+飼草料”科學合理利用體系,加強畜牧業生產能力,保障優質畜產品的質量安全和有效供給。縣委組織部從寧秀鎮選派行政工作經驗豐富的副鎮長到禾角日村兼任村黨支部書記,以便高效推動產業發展等工作。
才讓卡說:“為鼓勵村民積極投入飼草料基地生產,寧秀鎮研究制定工作方案,鼓勵黨員干部深入田間地頭與村民交流探討,在制定牦牛養殖等特色產業發展策略、拓展畜產品銷售渠道等方面幫助村民找方向、拿方案、調策略。”
“2024年下半年,受牛羊肉、飼草料等畜產品市場價格下跌影響,有機飼草料的市場價格也受到了沖擊。”駐村隊員李曉鵬說,面對有機飼草料銷路受阻問題,駐村第一書記楊德森帶隊先后逐級向寧秀鎮政府、澤庫縣農牧水利和科技局、黃南州農牧局、青海省農業農村廳、青海省高級人民法院黨組匯報,爭取拓寬飼草料銷售渠道和“糧改飼”補貼等。很快,首批飼草料的打包出售,提振了村集體股份經濟合作社的發展信心。
“村裡推行暖季7個月托管放牧和冷季5個月養殖基地舍飼半舍飼相結合的‘7+5’牦牛養殖模式,這種模式有效減輕了天然草場的承載壓力,改變了傳統畜牧業發展方式,解決了牛羊夏肥冬瘦、季節性出欄等問題。”禾角日村黨支部書記才旦加介紹,有機飼草料基地的健康發展為村畜牧業發展注入了新活力。
數據顯示,禾角日村2024年村集體產業收益實現大幅增長,脫貧戶人均收入17816.8元,較上年增長17.91%﹔易地扶貧安置點人均收入17988元。
“我們還設立了禾角日村集體農畜產品銷售點,為全村畜牧產品面向市場開通了綠色通道,不僅能夠減少中間環節,還能提升畜牧產品的利潤空間,讓村民能夠從中獲得更多收益。”才旦加對村集體經濟發展前景充滿信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青海獲得亞冬會首枚獎牌
- 人民網西寧2月14日電 (陳明菊)2月14日,本網從青海省體育局獲悉,在剛剛結束的亞冬會冰壺比賽中,青海省冬季項目和戶外運動管理中心運動員冶建軍攜手國家隊隊友,發揮出色,奪得冰壺男子團體銅牌。這是青海冬季項目運動員在亞冬會上斬獲的首枚獎牌! 賽事現場。…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