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
新春裡的“醫”線堅守
春節,是闔家團圓的重要時刻,大年三十這天一早,青海省第四人民醫院呼吸一病區主任、主任醫師王玉清早早起床,簡單洗漱后,便走出了家門。此時,街道上偶爾傳來陣陣鞭炮聲,幾盞紅燈籠在寒風中搖曳,為節日增添了些許氛圍。
“既然選擇了這份職業,無論何時,都得把它做好。” 王玉清投身醫療事業已三十余載,在這漫長的歲月裡,幾乎每個春節她都堅守在崗位上,值班對她而言,早已成為生活中再平常不過的一部分。她總是雲淡風輕地說:“沒什麼特別的,跟大家一樣,就是平常心。”
一踏入醫院,消毒水的味道便扑面而來,與外面熱鬧喜慶的節日景象形成鮮明對比。醫院裡春節的裝飾並不多,隻有幾幅簡單的春聯和福字。
王玉清看患者病歷。人民網 況玉攝
“冬天本就是呼吸道疾病及呼吸道傳染病的高發期,發病時間可不會因為過年就改變。” 王玉清一邊說著,一邊快步走進科室,迅速換上那件象征著責任與使命的白大褂。坐在辦公桌前,認真地看著護士記錄的患者夜間情況,不時提出一些問題,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春節期間,大部分症狀較輕的病人都回家過年了,可剩下的那些病情偏重無法出院的病人,更需要我們的細心照護。”
據了解,為確保患者能夠得到優質的醫療服務,春節期間,青海省第四人民醫院專家門診正常上班,24小時急診隨時待命,各崗位都有值班留守人員,同時還設有綠色通道,保障患者的治療以及醫院的正常運行。
說話間,王玉清已經開始了查房工作,逐一走進病房看望患者。每到一個病房,她都會面帶微笑,親切地與患者交談。“新年好啊,感覺怎麼樣?今天有沒有好一點?”她的聲音溫柔而溫暖。在一位老年患者的病房裡,患者因為病情反復,心情十分低落,甚至對治療產生了抵觸情緒。王玉清輕輕坐在床邊,耐心地安慰他:“大爺,您別著急,病情有起伏是很正常的,我們已經根據您的情況調整了治療方案,隻要您積極配合,很快就會好起來的。”大爺眼中泛起了淚花,握著王玉清的手久久不願鬆開。
與患者溝通病情。人民網 況玉攝
忙碌的間隙,記者終於有機會與王玉清聊了起來。談及春節不能陪伴家人,她的眼中閃過一絲愧疚:“沒有家人的支持,我不可能走到現在。家人肯定希望我能多陪陪他們,尤其是父母,我平時工作忙,陪伴他們的時間就不多,過年也沒能好好陪他。”
一方面作為醫生,強烈的責任感驅使她時刻關注患者的安危,每當成功幫助患者緩解病痛,那種油然而生的榮譽感和成就感便會涌上心頭﹔另一方面,想到家中年邁的父母和許久未曾陪伴的孩子,深深的愧疚感如潮水般將她淹沒,“這麼多年,孩子是父母幫忙帶,年貨也是父母採購,就連家裡的衛生我也沒打掃過,家人的理解和包容是我堅守崗位的強大后盾。” 她的話語中,滿是對家人的感激與虧欠。
春節期間,王玉清既要承擔專家門診的工作,又要到醫院查房,開展與平時無異的正常診療工作。來住院的患者病情嚴重,像呼吸衰竭、心衰等情況屢見不鮮,流感、肺結核等病症也較為常見。“記得有一年春節,來了一個18歲的藏族男孩,神志不清、病情危急,處於昏迷狀態。經過全力搶救,最終轉危為安。”后來,王玉清與男孩成為了朋友,到現在仍保持著聯系,“現在他已經結婚生子了,逢年過節都會給我發信息,很欣慰也很高興。”
像王玉清這樣春節堅守崗位的醫護人員還有很多。他們放棄了與家人團聚的機會,默默奉獻在工作崗位上,用自己的行動詮釋著醫者的責任與擔當。他們或是在病房裡悉心照料患者,或是在手術室裡爭分奪秒地搶救生命,或是在檢驗室裡忙碌地分析樣本。正是因為有了他們的堅守,患者才能在病痛中感受到溫暖與希望,這個春節也因此多了一份安心與祥和。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