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都:粉條高挂好“豐”景 致富路上耀“薯”光

數九寒冬,正值農閑之際,樂都區峰堆鄉上一村的洋芋粉條加工廠內卻呈現出一派熱火朝天的生產景象。
晨曦初露,工廠內已是繁忙一片。廠房中蒸汽氤氳,工人們各自忙碌於崗位。有的專注打芡,有的熟練地將凝固的澱粉放入漏條機,還有的為剛成型的粉條“沖涼”。他們各司其職,配合默契。院子裡,一排排晾晒整齊的粉條在陽光的映照下晶瑩剔透,散發著淡淡的米香,勾勒出一幅充滿希望的冬日生產圖。
“別看我們手工粉條工序繁多,但真材實料、原汁原味、筋道爽滑,越嚼越有味道。平時有十五六個人,忙時二十幾個人還忙不過來呢。這幾天正是加工的高峰期,每天能加工2000到4000斤。”在生產線上的上一村村民辛元平信心滿滿地說道。
在包裝區域,村民謝鳳蘭一邊手腳麻利地打著包裝,一邊笑著說:“我們生產的粉條不添加任何添加劑,用的都是優質原材料,粉條口感筋道爽滑,深受附近村民和城市消費者的喜愛,市場需求量持續加大。以前粉條包裝都是用塑料袋,送人沒面子,如今有了禮盒包裝,看起來高端大氣上檔次。”據她介紹,在家門口上班,一天能掙100元左右,既有穩定收入又能照顧家庭。
近年來,上一村洋芋粉條加工廠以實現利益“聯”農為主,吸納農村勞動力穩定就業,增加集體經濟收益,擴大峰堆馬鈴薯知名度,並帶動運輸、包裝、勞務等相關產業的發展,為發展壯大上一村集體經濟注入了新活力,對上一村乃至峰堆鄉可持續發展起到了強有力的助推作用。
“粉條產業為村內帶來了顯著的經濟增收。從田間的土豆種植,到粉條的加工制作,再到包裝銷售,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這一過程吸納了大量農村勞動力,讓村民在家門口就能就業,增加了村民的家庭收入。”上一村黨支部書記熊桂林說。
鄉村振興,產業是關鍵。一根根潔白的粉條,不僅承載著一代又一代人對家鄉的記憶,更成為了推動鄉村發展的有力引擎。
據峰堆鄉相關負責人介紹,未來,該鄉將緊緊圍繞“一村一品”的發展思路,立足當地產業優勢,牢牢抓住馬鈴薯良種繁育、商品薯擴繁種植等關鍵環節,全力做大做強做優馬鈴薯特色品牌。同時,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以打造“綠色富硒土豆,高原種薯基地”為目標,持續完善“聯農帶農”機制,積極為村集體經濟發展謀劃新思路,培育更多特色產業。力爭實現產業發展多點開花,助力鄉村振興全面出彩,奮力書寫峰堆鄉高質量發展的嶄新篇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