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青海頻道>>原創稿件

青海:“百姓村晚”為幸福生活再“加碼”

陳明菊
2025年01月17日12:20 | 來源:人民網-青海頻道
小字號

隆冬時節,車至青海省西寧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東峽鎮的田家溝村,遠遠地便聽到村民們開懷大笑、鑼鼓喧天的熱鬧聲音。

“攪團,攪團,就得順著一個方向攪起來。”“剛下車,大鍋熬飯的香味扑鼻而來,真是應了‘百姓村晚’的景兒。”“手捧熱氣騰騰的奶茶,觀看社火、剪紙畫,過年的氛圍一下子就拉滿了。”……

青海地方特色美食——攪團。人民網 陳明菊攝

青海地方特色美食——攪團。人民網 陳明菊攝

近日,青海省文聯聯合西寧市文聯、大通縣文聯、湟中區文聯深入大通縣東峽鎮田家溝村和西寧市城西區虎台社區,組織開展“百姓村晚”展演暨“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文藝志願演出活動,以此拉開了喜迎新年的序幕。

本網記者手捧暖暖的奶茶,游走在整個活動現場發現,此次“百姓村晚”的重頭戲還得是老百姓們吃得滿福、笑得滿懷、看得滿意。

現場支起的六口大鍋,分別制作了攪團、熬飯、焪洋芋等地方特色美食,不少來自市區的觀眾笑稱,幸福的味道勾起的不僅僅是年味還有鄉愁。

人民網 陳明菊攝

社火表演《儺舞——老楊歌》。人民網 陳明菊攝

傳統文化氛圍濃,群眾幸福再“加碼”。來自大通縣各村鎮演出隊編排的社火表演、剪紙服裝秀、花兒聯唱、皮影戲等極具地方特色的節目,在“百姓村晚”舞台上大放異彩,贏得觀眾陣陣掌聲。最值得一提的還是田家溝村社火隊為大家帶來的《儺舞——老楊歌》,作為獨具特色的傳統民間舞蹈上場表演,跳跳唱唱中表達人們祈福納祥的美好心願。

“‘百姓村晚’讓來自民間的傳統藝術被更多人看見,也讓那些默默無聞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民間藝人獲得更多關注。這對於民間藝術的傳承與弘揚有著重要作用。”大通縣文聯主席相金玉說道。

透著熱鬧勁,帶著泥土氣,飄著文化味的“百姓村晚”,實現了由村民演,讓村民看,作為台上台下的主角,鄉親們在文化互動中,收獲了鄉村振興的喜悅。

“第一次參加社區新春活動,可謂是收獲滿滿,一張全家福照片,一副新春對聯,一場接一場的文化演出特別精彩。”受邀參加在西寧市城西區虎台社區舉辦“百姓村晚”展演的居民孔女士感慨道,“好像融入一個大家庭,歡聲笑語不斷,文化氛圍濃厚,看著全家福照片,幸福突然就被‘具象化’了。”

“好多年都沒有這麼正兒八經的拍過全家福了,將幸福定格,留住的不僅是回憶還有家的模樣。”活動現場,領到全家福照片的群眾都輕撫相框說道。

村民拿到了自家的全家福。人民網 陳明菊攝

村民拿到了自家的全家福。人民網 陳明菊攝

2010年,青海省攝影家協會創辦“百幅肖像進百家”文藝志願服務活動,至今已堅持十多年,累計有350多位攝影人參與到公益拍攝活動中,他們的腳步覆蓋了省內玉樹、果洛、黃南、海西等農牧區以及廠礦、軍營、學校、社區等地,為孤寡老人、留守兒童、勞動模范等,拍攝全家福、肖像照、集體照等近萬余幅。2022年項目,該項目榮獲第二屆“時代風尚”學雷鋒文藝志願服務先進典型評選活動“最美文藝志願服務項目”稱號。

社區居民接福到家。人民網 陳明菊攝

社區居民接福到家。人民網 陳明菊攝

書寫張貼春聯,已成為老百姓最為普遍的迎新迎春風尚。據了解,青海省書法家協會“送萬福進萬家”志願服務活動團隊,將近10年時光裡,奔赴全省各地開展以“送萬福進萬家”為主題的志願服務公益活動,並以手寫新春對聯的方式,傳遞節日的祝福和對美好生活的祝願。

兩天的“百姓村晚”活動臨近尾聲,無論在田家溝村還是虎台社區,本網記者發現來來往往的群眾皆手拿新春對聯,帶著承載祝福的文藝“伴手禮”滿載而歸……

(責編:陳明菊、張莉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