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看青海|“環境越來越好,生活也越來越好咯”
2025年01月17日08:43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原標題:青海省格爾木市唐古拉山鎮牧民南郎才仁——
“環境越來越好,生活也越來越好咯”
去往沱沱河源頭的路比想象中還難走,海拔5000多米,狂風呼嘯,腳下是數十米寬的冰面、足球般大小的嶙峋石塊。這條路,青海省格爾木市唐古拉山鎮黨委書記白瑪多杰每年都會走四五次。他和幾名隊員繞冰川而行,檢查沿途是否有垃圾遺留,用測距儀、望遠鏡和鐵鍬,將雪線、結冰情況等一一記錄。
源頭一滴水,世界一條江。近年來,可可西裡和長江源區的生態位越發突出,青海劃定了禁牧和草畜平衡區,唐古拉山鎮的7個村子也在其中。村民們有的搬到了格爾木市區,有的留在草原,不變的是,他們都會定期前往長江源生態巡護。
在多爾瑪村的草畜平衡區,49歲的牧民南郎才仁穿著羊皮襖子在自家院裡忙碌。5年前,南郎才仁下決心賣掉了家裡的800隻羊,“保護長江源,要從每個人做起。”雖然不再牧羊,南郎才仁家的收入並未減少。家裡可以領取草原補貼,他和妻子還是生態管護員,每個月能領工資。南郎才仁感慨:“環境越來越好,生活也越來越好咯!”
在南郎才仁家裡,4米長的取暖爐被擺在客廳中央,南郎才仁對這個物件很滿意:“這是對口援青省份的工作隊捐給我們的,家家戶戶都有。”他家的屋外有4塊光伏板,也是工作隊贈送的,“以前家裡用發電機,電壓不穩,很多電器不敢用。現在不一樣了,有了光伏板和蓄電池,電冰箱、電視機都能帶得動。”
曾經,高原路難行,如今,天路變通途。更難能可貴的是,公共服務正一步步向鄉村延伸。
“從去年開始,格爾木市市區到唐古拉山鎮通了公交車,下一步聽說7個村子都會開通短途公交去往鎮上。”南郎才仁憧憬著,“馬上是春節和藏歷新年,我專門在格爾木市定做了3套新袍,過兩天去取。全家人過年都能穿上新衣裳。”
(責編:況玉、楊啟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2025年新春非遺展演暨“非遺年貨購物月活動”啟動
- 人民網西寧1月15日電 (記者甘海瓊) 1月15日,由青海省農業農村廳、青海省商務廳、省體育局等非遺保護工作協調機制成員單位支持,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廳主辦,城西區人民政府、青海省文化館、青海省非遺保護中心等單位共同承辦的“非遺賀新春 我的青海年”2025年新春非遺展演活動暨“非遺年貨購物月活動”在西寧市城西區新寧廣場正式啟動。 啟動儀式現場。…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