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青海頻道>>青海要聞

冬日黃南草莓甜

欒雨嘉
2025年01月04日09:16 | 來源:青海日報
小字號

饒關軍查看草莓長勢。

剛採摘的草莓。 青海日報記者 欒雨嘉攝

  2024年12月30日,走進黃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隆務鎮朝陽順鑫蔬菜種銷專業合作社,田壟間,一排排草莓植株整齊排列,一顆顆飽滿的草莓如同紅寶石般鑲嵌在翠綠欲滴的藤蔓間。

  游客興致盎然地穿梭在草莓叢中,小心翼翼地採摘成熟飽滿的草莓。一名游客輕輕捏住草莓的蒂把,微微用力,鮮嫩的草莓便脫離藤蔓。她將草莓放入口中輕輕一咬,驚喜地叫起來:“這草莓可真甜!”

  “當下正值大棚草莓上市的黃金時期!”皮膚黝黑、雙手布滿老繭的合作社技術員饒關軍面帶笑容,“這幾日,前來採摘草莓的游客接連不斷,大家都想著買些新鮮可口、香甜多汁的草莓帶回家。這其中‘紅顏’‘章姬’等品種口感最佳,不僅甜度高,而且色澤鮮艷。”

  饒關軍是浙江人,早年,他在家鄉那片富饒的土地跟著老一輩學習草莓種植技術,積累了豐富且實用的種植經驗。從最初的幾畝地,慢慢發展到幾十畝,成為當地小有名氣的草莓種植戶。后來,聽聞同仁的農業合作社草莓種植基地招募技術人才,他懷揣對草莓種植事業的熱愛和想要將自己的技術傳播出去的想法,毅然前來。

  饒關軍彎腰輕輕撥開一片葉子,指著紅彤彤草莓介紹:“種草莓講究細心和耐心,從育苗開始,就得時刻關注溫度、濕度和光照,一點兒馬虎不得。即便有一定的種植經驗,也絕不能盲目照搬過往模式。”

  饒關軍感受最深的是,在浙江種植草莓時,雖然氣候溫和濕潤,土壤酸鹼度也處於適宜范圍,但濕潤的氣候滋生了各類病虫害,且浙江草莓種植產業發展成熟,種植戶眾多,市場競爭激烈,經常面臨滯銷困境。

  “同仁土壤的特質、溫度與浙江大相徑庭,這些都給草莓種植帶來不小的挑戰。拿溫度來說,浙江冬季相對溫暖,而在同仁,需要應對冬季的低溫。我們加厚了大棚的保溫層,注重對草莓植株保暖,確保草莓不被凍壞﹔同仁土壤偏鹼性,我們通過改良土壤,給草莓創造一個能扎根生長的好環境。不過,正因為黃南晝夜溫差大、日照充足,有利於糖分積累,賦予了草莓獨特的風味,草莓也成為黃南市場上備受青睞的‘甜蜜寵兒’。”饒關軍坦率地說。

  正是在這樣充滿挑戰與機遇的環境下,合作社社長徐連明開始了他的草莓產業發展之路。他成立合作社,發展高附加值的特色蔬果種植產業,期望借此為這片土地注入新的活力,助力鄉村振興。

  “反季節銷售,草莓利潤可觀。當下,我們已經成功種植15個大棚的草莓,每個大棚的產量達到1000公斤左右。現階段1公斤草莓的市場售價達到100元,經濟效益顯著。”徐連明不僅在草莓種植產業中收獲了成功,還充分發揮模范帶頭作用,憑借合作社的輻射效應以及技術、資源共享機制,通過“合作社+農戶”的模式,積極引領並帶動更多村民參與到草莓種植各環節。

  在育苗階段,他和饒關軍手把手向大家傳授選種、催芽以及幼苗養護的關鍵技巧﹔在日常灌溉與施肥中,他們依據草莓在開花期、結果期等不同的生長階段,耐心講解精准的水肥配比和澆灌時機等。在他們的帶動下,越來越多村民分享到特色蔬果種植產業帶來的紅利。

  徐連明將目光投向更遠的未來。一方面,積極與電商平台合作,拓寬草莓銷售渠道,讓黃南草莓香飄各地﹔另一方面,計劃引進更多高附加值水果品種,進行多樣化種植,延長採摘周期,降低市場風險,使合作社在不同季節都能產出優質水果,吸引更多游客前來體驗採摘樂趣,讓更多人品嘗來自黃南土地的“甜蜜”饋贈。

(責編:況玉、楊啟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