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都區:德潤校園 思政啟智新程

立德樹人,思政先行。樂都區深入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聚焦“大思政”和“思政課一體化共同體”建設,不斷完善思政教育體制機制,健全保障體系,努力開創思政教育工作新路徑,著力構建了思政教育工作新格局。
樂都區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聚焦目標導向,扎實開展“一聯、二進、三參加”活動,積極踐行領導帶頭之責,親赴聯點學校,深入思政課堂一線聽課、評課、講課,實地調研思政課教學工作,全面了解教情學情,推動思政課建設內涵式發展,為樂都區教育事業取得新進展聚力賦能。
樂都區堅持德育為先,五育並舉,積極拓展思政教育陣地,每年組織開展全區藝術教育成果展演和校園文化成果展覽,開展“新時代好少年”評選活動,大力推進全面育人落地落實。同時,積極舉辦“童心向黨幸福成長”主題系列活動以及“講好思政,當好引路人”思政“金課”比賽、思想政治教育宣講活動等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思政教育活動,借助主題班隊會、升旗儀式、道德講堂、志願服務等情境教育,在國慶節等時節契機,把思想政治教育有機融入到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中,不斷豐富思政教育內涵,強化教育效果,實現思政教育在課程、活動、網絡等各領域全面鋪展,推動思政教育常態化長效化開展。
此外,不斷豐富學校思政教育和校園文化載體,扎實推進“一校一品”特色建設,引導學校因校制宜,精准定位思政教育著力點,多層次、寬領域探索構建新時代思想政治工作實踐路徑,大力推動全區思政教育向更高質量、更具特色的方向蓬勃發展。
紅色文化不僅是以文化人、資政育人的優秀載體及工具,也是學校思政教育至關重要的文化資源及教學內容。樂都區充分發揮紅色資源育人功能,有效利用區域內柳灣彩陶博物館、河湟文化博物館、城市展覽館、卯寨紅色教育基地、進喜公園等現有資源,形成“大思政”活動資源庫,實現資源聯動、活動聯辦,促進各領域、各環節、各要素協同育人,引導新時代青少年增強家國情懷和責任擔當,進一步提升思政教育的效果和影響力。
教師隊伍是思政教育的有力保障。樂都區高度重視思政教師的專業成長,組織思政教師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參與青海省思政課教學創新研訓活動,在各學科的課題研究中,落實跨學科教學,實現思政共育。另外,持續加強中小學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不斷提高中小學思政課教師思想政治素質、師德修養、理論功底和專業素養,著力培養造就一批政治素質過硬、業務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適應教育改革與發展需要的高素質中小學思政課教師隊伍,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提供堅強保障。
為切實加強青少年思政教育,增進課堂思政育人實效,樂都區深入實施“石榴籽”育人工程,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條主線融入思政育人全過程,構建起各學段有序銜接、校內資源和校外資源有效貫通、家校協同聯動、各領域全面覆蓋的思政育人合力,進一步引導學生錘煉思想政治理論素養,厚植愛黨愛國情懷。
思政引航,青春破浪。樂都區將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任務,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各個環節,進一步加強思政課程建設,不斷探索創新思政教育的方式方法,努力實現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共同引導學生樹立正確價值取向,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書寫更加絢麗的育人篇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