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青同心 共話振興
緣於東西部協作幫扶政策,江蘇省無錫市惠山區跨越山海之遙,奔赴西北內陸,與青海省海東市樂都區結對幫扶,聯袂發展,賦能鄉村振興。
農業向好 強村富民有奔頭
在樂都區壽樂鎮引勝溝東西部協作產業園,一排排整齊劃一的溫室大棚在陽光下熠熠生輝。種植戶祁吉德正帶領工人採收成熟的香菜,分揀、捆扎、裝箱,一派人勤農忙的景象躍然眼前。這片土地上,不僅孕育著豐收和致富的希望,更承載著蘇青協作的深情厚誼。
工人正在大棚裡採收香菜。人民網 馬可欣攝
“我承包了150畝地種植香菜,今年菜價好,一畝地能有4000多元的收入。”祁吉德是壽樂鎮薛家庄村人,種植香菜已有十多年。如今在產業園祁吉德不僅自己賺了錢,也帶動周圍的農戶一起致富。
“每天早上八九點來,有時候家裡沒事了也來棚裡看看。”同村的祁生財正在祁吉德的大棚裡幫忙採收香菜,他告訴來訪者,用工一天能給100元,光靠在棚裡幫忙,他一年能有2萬元的收入。
大棚內綠油油的香菜。人民網 馬可欣攝
引勝溝東西部協作產業園投資2.2億元,是青海省規模最大的萬棟拱棚蔬菜基地,全年種植蔬菜1.76萬噸,銷售收入3420萬元。目前,每棟拱棚純收入可達1萬元以上,累計帶動周圍14個村1.1萬人就業,人均增收1520元。
產業向新 多元發展促振興
“項目建成后,預計年收購各類農產品2萬噸以上,這將有效推動我們樂都區馬鈴薯等農作物的規模化種植和標准化生產,促進樂都區農業高質量發展。”東西部產業協作勝道農業項目樂都區負責人楊聰林說。
勝道薯條加工廠作為樂都區東西部協作重點項目,投資超過1億元。今年5月,薯條加工廠開工建設,如今一期項目已經封頂,預計在11月投入運行。
車間內的相關設備。人民網 馬可欣攝
“車間的設備都是304不鏽鋼食品級別的,由無錫那邊的專業人員過來安裝。”薯條加工廠的高標准建設,讓楊聰林和工人們學到了不少技術上的新東西。
楊聰林介紹,勝道薯條加工廠主要進行薯條、玉米、蠶豆、豌豆等農產品的收購加工和蔬菜水果的分揀包裝及深加工等。
東西部產業協作勝道農業項目。人民網 馬可欣攝
“項目建成投產后,將直接提供就業崗位80個,帶動周圍281戶860人增收。”楊聰林告訴來訪者,這對當地的老百姓來說,絕對是件好事兒。
民生向暖 互助幫扶有溫度
把民生實事辦好,老百姓的幸福才能“看得見”。
“自從幫扶干部到來之后,他們就像親戚一樣,經常到家裡噓寒問暖,及時幫我們解決生活上的困難。”
“現在,我們村上的路修好了,橋也通了,干什麼都方便了。”
……
在樂都區壽樂鎮土官溝村,村民們的一言一語道出江蘇無錫對青海樂都的幫扶情誼。
土官溝村橋梁修復現場。受訪者供圖
2021年,江蘇省無錫市惠山區前洲街道前洲社區開始結對幫扶青海省海東市樂都區壽樂鎮土官溝村。
“我記得剛開始幫扶那年,前洲社區就給村子裡捐贈了電腦、桌子、貨架等等,支持我們村發展電商。”土官溝村第一書記劉國權回憶。去年,前洲社區又捐贈了5萬元的兒童服裝,解決了村裡孩子冬裝不足的問題。“都是嶄新嶄新的,衣服標簽都還在呢。”劉國權說。
今年8月,一場突如其來的山洪泥石流給村子造成不小損失,前洲社區第一時間給予援助,幫助土官溝村修復了一座橋梁。
“這份情誼,我想村子裡的人和我一樣,會一直銘記。”說到這裡,劉國權的目光望向遠方,語氣堅定。
在樂都區,由東西部協作幫扶資金建設的學校。人民網記者 張莉萍攝
自2017年江蘇省無錫市惠山區和青海省海東市樂都區建立東西部協作關系以來,兩地互派人員交流1800余人次,惠山區累計投入協作資金4.1億元在樂都區實施產業合作、助醫助學、勞務協作、人才交流、消費協作、基礎設施建設六大類項目126項。
“青”有所呼,“蘇”必有應。在蘇青雙方的共同努力下,這部幫扶協作的“交響曲”回聲悠蕩,兩地人民的心也緊密相連。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