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青海頻道>>人民網記者遍神州>>喬棟

連日來,各地舉辦活動紀念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60周年——

歷史的巨響 奮進的力量

本報記者 劉涓溪 谷業凱 喬 棟
2024年10月17日09:17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新疆富蘊縣,觀眾在“兩彈一星”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展館參觀學習。

  李 晨攝(影像中國)

  青海原子城紀念館內,參觀者在聽講解。

  魏雅琪攝(影像中國)

  中國科學院與“兩彈一星”紀念館重新開放活動現場。

  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攝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兩彈一星”精神激勵和鼓舞了幾代人,是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

  10月16日,是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60周年的日子。60年前,新疆羅布泊,伴隨著騰空而起的蘑菇雲和驚天動地的巨響,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這一“東方巨響”,向世界庄嚴宣告中國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實現了國防尖端科技的重大突破,也讓中華人民共和國巍然屹立於世界東方。

  連日來,從青海金銀灘到新疆可可托海,從高校院所到重大工程建設一線,許多科學家、工程技術人員、學生以及參觀者,以各種形式紀念重要時刻、回憶崢嶸歲月,追尋“兩彈一星”精神,汲取奮進力量。

  ——編 者

  各地舉辦形式多樣的紀念活動

  10月16日,位於中國科學院大學雁棲湖校區懷柔火箭試驗基地舊址的中國科學院與“兩彈一星”紀念館重新開放。紀念館展出了部分“兩彈一星”元勛手稿、研制過程中許多重要科學儀器設備的圖紙和模型等珍貴文物,吸引了不少參觀者。

  “這些珍貴的文物,是當年研制工作者艱苦奮斗的印記。”作為“兩彈一星”研制親歷者,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研究員侯洵說。

  秋日的清華園,“願以身許國——‘兩彈一星’元勛中的清華人”展覽開幕式暨新書首發式舉行。現場通過39塊展板、126張珍貴圖片,生動展現了幾位“兩彈一星”元勛早期技術攻關的艱辛歷程。

  “那是一段永遠不會被忘記的經歷。”活動現場,中國工程院原秘書長、《以身許國——“兩彈一星”元勛中的清華人》一書主編、86歲高齡的葛能全,深情講述了第一顆原子彈爆炸背后的故事。

  10月16日,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召開紀念活動。部分“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親屬向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捐贈了老一輩科學家們的手稿、獎牌、試驗工具等重要文物。

  10月15日,中核集團為1964年前參加核工業建設的核工業老同志代表頒授“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60周年”紀念章,並發布紀念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60周年、慶祝核工業創建70周年主題標識。

  在北京理工大學,以“弘揚‘兩彈一星’精神,激發國防工業科技創新活力”為主題的2024年國防工業科普講解大賽決賽16日舉行,選手們圍繞核工業、航天、航空、船舶、兵器、軍事電子等行業的科學知識,進行了生動的講解。

  在青海原子城紀念園內,23位“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雕像石碑、31564名基地工作者雕刻人名牆分列兩側,人們來到這裡親身感受中國核事業發展的崢嶸歷史。青海原子城紀念館館長馬清芳介紹,自場館開放以來,已接待游客超400萬人次,今年1—9月接待游客27.2萬人次。

  16日,新疆可可托海干部學院舉行“兩彈一星”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展館開放日活動,干部群眾走進展館和三號礦脈參觀學習。1964年,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所使用的鈹來自可可托海﹔1967年,中國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所使用的鋰也來自可可托海……“如今,礦區變景區,吃上生態飯,我們要沿著前輩們的足跡,為祖國建設貢獻力量。”新疆可可托海干部學院干部鄢丕峰說。

  用青春和生命譜寫可歌可泣的奮斗史

  回溯過去,成就離不開一代代科技工作者和技術工人篳路藍縷、艱苦奮斗。

  1956年,研制導彈、原子彈被列入我國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當時,我國的工業和科技基礎十分薄弱。一大批優秀的科技工作者響應國家號召,義無反顧地投身到這一偉大事業中。

  這些人中,有“活著的目的就是為人民服務”的錢學森,有“將生命獻給未來工作”的鄧稼先,有“隨時聽從祖國的召喚”的周光召,有“願以身許國”的王淦昌,有“雖然科學沒有國界,科學家卻是有祖國的”的錢三強,有隱姓埋名半個多世紀的於敏……如今,這些名字人們已耳熟能詳。

  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我國科研人員突破原理、物理設計、熱試驗等難題,自力更生開展科研攻關,我國第一顆原子彈也因此有了一個更為形象的名字——“爭氣彈”。

  劉書鶴按捺住內心的激動,輕聲說道:“金銀灘草原,我回來了。”

  年過八旬的劉書鶴終於回到了這片令他魂牽夢縈的草原。青海金銀灘,是當時被選中的西北核武器研制基地。1964年,23歲的他從哈爾濱工業大學畢業,來到青海西寧,被分配到第二機械工業部第九研究院二二一分院工作,自此“消失”28年,把青春獻給了金銀灘。

  在這項工程中,不僅有“兩彈一星”功勛科學家,更有將軍、士兵、專家、工人、牧民,無數人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譜寫了一段可歌可泣的奮斗史。

  “到祖國需要的地方去!”新婚4個月后,當時的青年車工原公浦放棄了上海的工作,去參加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去哪?不能說。作為我國第一顆原子彈核心部件鈾球的操刀人,為了達到技術上的要求,他日夜練習,體重一度下降30多斤。直到正式加工前,領導才告訴他要完成的任務是多麼重大。

  五〇四廠是我國第一個鈾濃縮工廠,1958年5月在甘肅蘭州開工建設。經過連續6年夜以繼日的艱苦創業和科研攻堅,於1964年1月14日拿出了首批合格的高濃鈾產品,為我國成功試爆的第一顆原子彈提供了核燃料。

  曾提取第一瓶合格的鈾濃縮產品的五〇四廠工人劉曉波對此記憶猶新:“我感到非常榮幸和自豪。下班后,我遲遲不想脫掉我手上這副手套,這上面留下了值得紀念的印痕……”

  以實際行動傳承弘揚“兩彈一星”精神

  偉大事業孕育偉大精神。“兩彈一星”精神力量,不僅鼓舞著廣大科技工作者,更滋養著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

  “投身這一偉大事業的人們,深知這項事業關系國家和民族根本利益,是能使國家自強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壯舉。”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高級科學顧問胡思得回憶。

  侯洵表示,新一代科技工作者要在科研實踐中繼承和發揚“兩彈一星”精神,始終瞄准國家需求,堅持自力更生、自主創新,在科研攻關的道路上不斷續寫新篇章。

  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成員、副總經理馬文軍說:“‘兩彈一星’精神一直激勵著我們,集團的科研工作者和建設人員努力攻堅克難,創造了許多重大工程建設的新成績。”

  “我和工友們奮戰在田灣核電站施工現場,我們要努力踐行‘兩彈一星’精神,在施工中克服技術難題,為工程建設作出更多貢獻。”中國核工業二三建設有限公司核級管道焊工爾基說。

  “開發紅色文創產品、打造紅色文化專線旅游品牌……近年來,我們整合紅色文化資源,提升旅游體驗,讓人們更多了解科研人員的奮斗歷程,更好地傳承‘兩彈一星’精神。”馬清芳說。

  日前來到原子城紀念館參觀的大學生霍嘉偉說:“這次參觀,讓我更詳細地了解了老一輩科學家的奮斗故事,從‘兩彈一星’精神中汲取了奮進的力量。我們要把青春融入國家發展建設之中,在奮斗中實現人生價值。”

  (本報記者李亞楠、喻思南、吳月、吳月輝參與採寫)

(責編:馬可欣、甘海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