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旗輝映新征程 實干篤行在一線
我們的社區 我們的家

湟水河邊,樹木金黃。在青海省西寧市湟中區康川街道錦繡苑社區,車輛停放整齊,路面干淨整潔,生活氣息扑面而來。
“小區有了‘管家’之后,停車亂、管理難等問題都解決了,我們生活也更舒心了。”走進錦繡苑社區物業服務中心,物業服務公示牆、意見簿、留言箱等設施擺放有序,串聯起了社區、物業、居民。
錦繡苑社區是湟中區最大的搬遷安置小區,小區內居住著漢族、藏族、土族等多個民族的居民。社區人口較多,管理難度也比較大。“社區工作是一門學問,把群眾大大小小的事辦好,就一定能讓社區成為居民最安心的‘港灣’。”錦繡苑社區黨總支書記、居委會主任劉志芳說。隻見錦繡苑社區內,黨員干部和居民相聚一堂,嘮家常、說家事,氛圍融洽。
錦繡苑社區物業服務中心一角。人民網 馬可欣攝
錦繡苑社區和諧舒心的環境,離不開湟中區在持續推進“紅色物業”服務管理全覆蓋工作方面付出的努力。近年來,湟中區以“紅色物業”為抓手,積極探索黨建引領物業服務有效融入基層治理的路子,著力破解小區物業服務管理的難點、痛點、堵點問題,不斷提升社區治理水平。
“隻要有業主反映自家有漏水、電器損壞等問題,我們都會第一時間與物管會協商,安排工作人員上門維修。”劉志芳說。
“我們創建了24小時‘紅色快修服務隊’,對業主的水、電以及物業管理等方面的問題及時受理、跟蹤、反饋。服務隊也負責對社區內的硬件設施進行檢查、維修和搶修。”青海和宜物業管理集團有限公司康川分公司黨支部書記、公司經理蘇瑞敏表示。
據蘇瑞敏介紹,物業公司還成立了“紅色綜合巡邏隊”,每天對轄區進行全面巡邏,規范社區內車輛亂停亂放現象,及時排查治安隱患,為社區的和諧發展保駕護航。
錦繡苑社區物業服務中心內的工具牆。人民網 馬可欣攝
青海和宜物業管理集團有限公司康川分公司於2016年經湟中縣康川街道黨工委批准挂牌成立黨支部,現有黨員10名,公司黨支部積極探索“黨建+業務”深度融合發展的路徑,將黨建工作融入物業管理工作,提升“紅色物業”黨建聯建實效。
“我們打造了集黨建、物業管理服務、檔案管理為一體的黨建陣地,在街道黨工委的領導下,積極推進‘紅色物業’建設,形成了‘街道整合力量統籌抓、物業協調聯動兜底抓、社區屬地管理直接抓、網格因地制宜直接抓’的四級聯動工作格局。”蘇瑞敏說。
聯辦工作機制,串起了民生“萬根線”,也讓居民幸福指數節節攀升。
“自從有了和物業、業主的碰頭會,每月都會把居民反映的問題、建議擺在台面上討論,共同拿出一個解決辦法,把大部分物業矛盾都化解在小區、解決在社區。”劉志芳說。
針對物業管理聯動機制是否健全、物業服務管理水平與居民群眾期盼是否一致等突出問題,社區物業設立了“業主開放日”,通過“物業+社區+業主代表”的形式,著力破解物業管理難題,有效提升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水平。
錦繡苑社區超市內的便民設施。人民網 馬可欣攝
除此之外,社區物業還建立了聯席會議制度、考核約束制度、督查監督制度,明確議事流程、考評辦法、約談問責范圍等,定期聽取群眾意見、了解群眾評價,組織中心黨委成員參與商討社區公共利益事務,共同決策,一同出力,確保公共利益落到實處。
“社區工作,面對的是無數的家庭,家庭裡面無非就是‘柴米油鹽醬醋茶’,而這些事兒在老百姓家裡就是大事兒,一定要辦好,我們的社區就是我們的家。”蘇瑞敏告訴來訪者,通過有溫度、有感情的物業服務,錦繡苑業主對社區的物業工作越來越認可。
正說著話,業主張大爺笑呵呵地走了過來,感慨道:“還是有物業好呀,現在我們跟工作人員就像家人一樣,有啥事兒微信、電話聯系他們,隨時隨地就幫我們解決。”
如今,在大家的努力下,錦繡苑社區的“和諧之花”正在燦爛綻放。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濕地之美看青海”網上主題宣傳活動正式啟動
- 人民網樂都10月14日電 (馬可欣、陳明菊)10月14日,由中央網信辦網絡傳播局、中共青海省委網信辦指導,人民網青海頻道承辦,中國互聯網發展基金會支持的“濕地之美看青海”網上主題宣傳活動在青海省海東市樂都區三河六岸濕地公園正式啟動。 啟動儀式現場。…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