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青海頻道>>本網專稿

一問一答系民生︱青海如何促進草畜平衡和草原生態功能進一步提升?

人民網記者 楊啟紅
2024年10月08日14:59 | 來源:人民網-青海頻道
小字號

對“一府一委兩院”工作開展監督是憲法和法律賦予人大的一項重要職權,專題詢問是人大常委會依法監督的重要形式。

近日,青海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關於黃河保護法和青海省湟水流域水污染防治條例落實情況專題詢問聯組會議召開,常委會委員們圍繞“一法一條例”實施中存在的難點堵點詢問,應詢部門實事求是,回答認真坦誠。這些問題既是委員之問、代表之問,也是社會之問、人民之問。即日起,青海省人大常委會辦公廳聯合人民網青海頻道推出“一問一答系民生”系列報道,進一步解讀此次專題詢問。

“青海省享受草原補獎政策面積5.96億畝,其中禁牧面積2.8億畝、草畜平衡面積3.16億畝。草原禁牧補助每畝每年7.5元、草畜平衡獎勵每畝每年2.5元,但畜牧業收入每畝每年平均約80元,補獎收入不足畜牧業收入的十分之一。”近日,青海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關於黃河保護法和青海省湟水流域水污染防治條例落實情況專題詢問聯組會議召開,青海省林業和草原局局長杜平貴就青海省人大常委會委員、玉樹州人大法制和監司委主任委員王永岬關於黃河流域生態保護修復治理方面的詢問給予回復,草原禁牧補助與畜牧業收入差距較大,農牧民落實政策的積極性不高,偷牧搶牧較為普遍,導致局部地區超載過牧嚴重,如果洛、黃南、海北等地,影響草原生態保護和管理。

近年來,青海在統籌推進黃河源頭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是目前果洛、黃南、海北等州仍存在天然草原超載、草畜不平衡、修復項目方案制定不科學、修復后管護不力等問題,生態保護修復治理任務依然艱巨。對此,王永岬詢問青海省林草局將採取哪些更加有效的措施,加強草原資源生態修復力度,促進草畜平衡和草原生態功能進一步提升?

專題詢問。人民網記者 楊啟紅攝

從數據來看,2023年,青海的草原綜合植被蓋度達到58.12%,比2011年增加5個百分點﹔近5年,青海省天然草原鮮草產量持續穩定在9500萬噸以上,較以往多年平均增加500萬噸以上,全省草原呈現出總體改善、穩定向好的發展態勢,天然草原綜合植被蓋度不斷提高,生態服務功能逐步提升。

杜平貴介紹,與此同時,受氣候變化、自然災害、人為活動、人員力量、資金投入等多重因素影響,青海省草原生態保護修復仍面臨一些突出問題。

具體來看,除本文開頭提及的草畜矛盾較為突出之外,退化草原治理任務艱巨,全省中度以上退化草原1.885億畝,佔全省草原總面積的31.93%,其中黑土灘和沙化等重度退化草原7561.52萬畝,佔全省草原總面積的12.81%。重度退化草原中,黑土灘型6239.43萬畝,佔重度退化總面積的81.55%,目前僅治理了27%。但由於治理投入標准低,僅為每畝350元,治理效果不理想。黑土灘型退化草地中,還有7度以上黑土坡3735.79萬畝,治理難度更大、成本更高,因沒有國家專項支持,尚未開展治理。

草種育繁推體系不健全,育種方向與市場需求脫節,全省16個育成草種中,成規模繁育推廣的僅有披鹼草、中華羊茅等4種,抗旱、耐高寒、耐放牧草種研究培育不夠,尤其是“三北”工程急需的沙化型草種嚴重不足﹔草種結構不合理,16個育成草種中,15個為禾本科,豆科、菊科等青海省草原廣泛分布的優勢種嚴重缺乏﹔草種企業小而散,現有101家草種生產經營主體中,僅有3家具備生產、加工、銷售全產業鏈,缺乏具有顯著競爭優勢的龍頭企業。

果洛州境內,成群的牦牛在水系邊覓食。人民網記者 楊啟紅攝

草畜平衡問題,是草原保護監管的難點。對此,青海持續開展“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專項行動,在8個市州各選1縣開展禁牧和草畜平衡區優化調整試點。赴四川、內蒙專題調研,學習借鑒有關經驗做法。研究制定《關於加強禁牧和草畜平衡工作的若干意見》《青海省草原種植牧草和飼料作物管理辦法(試行)》,努力從制度層面破解草原生態保護與畜牧業發展之間的矛盾。分年度督促超載嚴重的果洛、黃南、海北3州落實減畜措施,今年年底前將3州超載率分別控制在60%、35%、20%以內,2025年年底前分別控制在40%、25%、15%以內,2026年年底前將3州超載率全部控制在10%以內。

青海的草原面積達5.92億畝,佔全省國土總面積的56.67%,佔全國草原面積的10.72%,是青海分布最廣、面積最大的陸地生態系統,大多位於長江、黃河、瀾滄江等大江大河的重要水源涵養區,是青藏高原乃至全國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也是青海各族群眾世代生活的家園和賴以生存的重要生產資料。如何統籌推進高水平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事關“國之大者”,涉及民生福祉。

“健全完善草原保護修復規劃,嚴格落實草原資源保護制度,科學開展草原修復治理,強化禁牧休牧和草畜平衡管理,促進草原科學合理利用,切實抓好林草災害防控和安全生產。”杜平貴表示,下一步,將採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全面加強草原保護修復,促進草畜平衡和草原生態功能進一步提升,守護好高原生態安全。

(責編:馬可欣、甘海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