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青海頻道>>本網專稿

30年,瓦裡關!

人民網記者 張莉萍
2024年09月25日09:09 | 來源:人民網-青海頻道
小字號

從青海西寧出發大約行駛140余公裡,便來到位於海南藏族自治州的瓦裡關山下。遠遠望去,山頂的瓦裡關全球大氣本底站格外醒目。

鳥瞰瓦裡關。張琪攝

東經100°54′,北緯 36°17′,這便是瓦裡關山的地理坐標。也是亞歐大陸內陸腹地唯一全球大氣本底觀測站的所在地。在這裡,一代代瓦裡關人用堅守,繪制出那條著名的全球氣候變化重要標志曲線——“瓦裡關曲線”。

責任——繪就最美“瓦裡關曲線”

位處“世界屋脊”青藏高原腹地,海拔3816米的瓦裡關山巔,這座建在“雲端”的全球大氣本底觀測站是全球34個大氣本底站中海拔最高的一座,在全球大氣本底及青藏高原“雙碳”研究領域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

翻看手機裡一張張老照片,在這裡工作了30年的大氣成分觀測員黃建青感慨頗深。

20世紀80年代,世界氣象組織開始實施全球大氣監測計劃,在不同地區陸續開展全球大氣本底觀測。1989年,我國政府開始全球大氣本底站的選址工作,經過反復遴選,地處青藏高原的瓦裡關山進入專家視線。1990年開始,工作人員陸續開始前期論証、相關數據觀測及採樣等工作,直到各項觀測條件成熟后,在1994年9月17日這一天,瓦裡關全球大氣本底站挂牌成立,正式擔負起“給大氣測溫、為地球把脈”的重要任務。

30年來,用瓦裡關全球大氣本底站觀測資料繪制並每年更新的“二氧化碳變化曲線”是這裡最具代表性的成就之一,被稱為 “瓦裡關曲線”。

“這是我們團隊依靠瓦裡關本底站30年的數據積累,繪制的二氧化碳濃度變化曲線。這條曲線成為証明全球氣候變化、支撐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的重要依據。”瓦裡關全球大氣本底站第五任台長德力格爾言語中滿是自豪。

“瓦裡關曲線”與美國夏威夷冒納羅亞全球大氣本底站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的觀測數據完全吻合。人民網記者 張莉萍攝

曾在瓦裡關站工作21年、現任中國大氣本底基准觀象台副台長的王劍瓊說:“在印尼巴厘島、丹麥哥本哈根世界氣候大會及其他國際性氣候變化談判會上,我國一直是全球氣候變化多邊進程的積極參與者和堅定維護者。其中氣候變化科學觀點的一個重要支撐,就是‘瓦裡關曲線’及相關觀測數據。”

“這也是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積極參與和引領全球生態環境治理的生動范例。”王劍瓊表示。

瓦裡關全球大氣本底站觀測場。人民網記者 張莉萍攝

迄今為止,瓦裡關本底站持續向全球提供了近30年連續、准確、第一手的具有全球代表性的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二氮、六氟化硫、一氧化碳、穩定同位素等大氣成分本底觀測數據,這些觀測數據正是我國對全球大氣科學的重要貢獻之一。

世界氣象組織全球大氣觀測計劃項目負責人保羅·萊伊在交流中表示,瓦裡關全球大氣本底站在過去30年中高質量完成了大氣本底監測,其觀測數據被廣泛應用到關於全球氣候變化的各類前沿研究中,意義重大。

信念——在“雲端”記錄氣候變化

對於大氣成分本底濃度觀測來說,瓦裡關3816米的海拔是開展觀測的理想場所。但對於處在這一環境中的人來講,這裡卻是一個時刻需要挑戰極限的地方。“高原上睡眠本就不好,寒風凜冽,整夜失眠幾乎成為常態。”黃建青說,高海拔的工作環境讓觀測員的身體健康面臨挑戰。“走快了就氣喘吁吁”“晚上輾轉反側、難以入眠”是許多觀測員的共同感受。

正在對數據進行記錄的工作人員時聞。人民網記者 張莉萍攝

檢查儀器、記錄數據、更換採樣膜、採集大氣樣本……瓦裡關人每天的工作在旁人看來簡單枯燥,但卻極為重要,容不得半點馬虎。如果觀測數據不准確、不連續,對於后續氣候變化研究和決策判斷就會產生嚴重誤導。

為了確保瓦裡關這片“淨土”不受影響,瓦裡關全球大氣本底站周圍方圓50公裡內沒有建設任何工礦企業。為了減少做飯時油煙等人為污染對觀測數據的影響,甚至在山上一日三餐吃的都是半成品。“很多同事都患上了胃腸疾病。”時聞說。

畢業於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應用氣象專業的時聞,2021年入職瓦裡關全球大氣本底站。“每天的觀測數據是判斷大氣成分變化的重要依據。”時聞說,這份工作能為國家“雙碳”目標貢獻力量,感覺很自豪!

國家氣候中心主任巢清塵作交流。人民網記者 張莉萍攝

“瓦裡關全球大氣本底站的觀測數據,對全球的可持續發展有重要的指示意義。”國家氣候中心主任巢清塵認為,青海在未來的可持續發展方面將會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

如今,瓦裡關全球大氣本底站依舊保持著兩個人在山上值班,人員每10天輪換一次的值班制度。從蹣跚起步,到成為國際知名的全球大氣本底站,瓦裡關全球大氣本底站的觀測技術、觀測設備、基礎設施日新月異,無論是老一代觀測員,還是入職不久的年輕人,每個人都腳踏實地,用青春和熱血堅守“雲端”的初心。

展望——尋找解決氣候危機的鑰匙

青海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的發源地,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區生物多樣性最集中的地區,在氣候系統穩定、水資源供應、碳收支平衡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國家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作為青藏高原重要核心區域,青海不僅是亞洲、北半球乃至全球氣候變化的敏感啟動區,更是全球生態系統調節穩定器,平原升高1℃,高原就會升高2℃。“青藏高原是氣候變化最脆弱和敏感的地區,怎樣更好地保護青藏高原的生態系統,更好地適應氣候變化,這是青海和青藏高原需要思考的課題。”巢清塵說。

站在瓦裡關山向遠處眺望。金泉才攝

9月5日至6日,由青海省委省政府、中國氣象局共同組織的瓦裡關全球大氣本底站建站30周年暨青藏高原溫室氣體與氣候變化國際學術交流會舉行。130余名中外專家學者齊聚青海,共商應對氣候變化挑戰之策,共謀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之道。

學術交流會主場活動現場。人民網記者 張莉萍攝

“位於青藏高原上的瓦裡關全球大氣本底站,就是在地球‘第三極’這片淨土上,最大限度地‘還原’大氣的本來模樣,幫助人類尋找解決氣候危機的鑰匙。”在交流會致辭環節,中共青海省委書記陳剛表示,“瓦裡關曲線”記錄的是中國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的深深印記,體現了中國積極參與和推進氣候變化全球治理的實際行動,更彰顯著中國共產黨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主動擔當。

格雷戈裡·卡邁克爾在交流會上致辭。金泉才攝

“瓦裡關建站30年來,對微量氣體、氣溶膠和溫室氣體等的監測是對社會的重大貢獻,其監測數據是關於該地區環境變化的寶貴文獻。這些監測數據為許多重要科學研究和區域發展提供了重要的依據和參考。”全球大氣觀測計劃科學指導委員會主席格雷戈裡·卡邁克爾對“瓦裡關曲線”的貢獻表示贊賞。“期待瓦裡關全球大氣本底站在未來幾十年繼續作出貢獻,我們共同努力,實現建設一個更清潔、碳中和世界的目標。”

格雷戈裡·卡邁克爾所期望的,正是瓦裡關人的使命,是青海的驕傲,更是中國的擔當。

瓦裡關全球大氣本底站80多米高的梯度觀測塔巍然聳立,默默守望著腳下的土地,記錄著大氣變化的點點滴滴,見証著一代代瓦裡關氣象人的堅守與奉獻。而立之年,展望未來,應對氣候變化、建設生態文明,瓦裡關的使命任重道遠。

(責編:馬可欣、甘海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