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青海頻道>>本網專稿

黨旗輝映新征程 實干篤行在一線

黨建引領村集體經濟“蝶變”

馬可欣
2024年09月20日16:03 | 來源:人民網-青海頻道
小字號

藍紋包頭網帽,齊髖豎領白衣,隻見車間內工人們戴著手套熟練地進行著牛羊肉精分割工作,前腿肉、后腿肉等多種牛羊肉產品經真空包裝、速凍裝箱、打碼貼標后發往全國各地。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興海縣河卡鎮幸福村牛羊肉分割車間裡,一派繁忙景象。

興海縣河卡鎮幸福村牛羊肉分割車間。人民網 馬可欣攝

幸福村平均海拔3300米,是一個農牧結合村,全村耕地面積21030畝,草場面積30.15萬畝。依托當地豐富的農牧業資源和優勢的交通區位條件,村“兩委”班子發揮“戰斗堡壘”作用,深入研究、集思廣益、謀劃出路,讓村民們在家門口就有活干、有錢賺。

2012年,幸福村成立了生態畜牧業專業合作社,資源的有效整合、產業的有力發展,讓專業合作社成為“捆綁”村級資源的“打包機”,成為村民增加收入的“聚寶盆”,目前,合作社除了發展藏系羊養殖產業以外,還通過土地流轉、特色種植等方式,讓青稞、燕麥、油菜等種植業逐漸發展壯大。

車間內工人們正在進行真空包裝。人民網 馬可欣攝

為了讓更多群眾參與到村集體經濟發展中來,村“兩委”班子對村級優勢、潛在資源、產業現狀等進行認真梳理,全面分析,逐步構建起了以“支部+合作社+牧戶”的發展模式,通過採取草畜聯動、車間分割、抱團發展等路徑,不斷擴大了生產規模、拓展了市場空間、增加了群眾收入,有效激發了廣大村民的積極性。

“家裡一直在養羊,但是自己總賣不出好價錢。現在可以供給合作社,按照斤數直接給錢。除了養羊,我現在也在車間裡上班了,一天還可以掙200元,這是之前不敢想的事情。” 南夸多杰是幸福村的村民,談起來生活上的變化,他不禁這樣感慨。

“我們在車間加工的是我們自己養的牛羊,現在訂單源源不斷,一個月也能拿3000多元。”達瓦東智今年25歲,是分割車間的副經理。讀完書后,他便返回家鄉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包裝好的牛羊肉產品。人民網 馬可欣攝

村子發展好了,村民臉上的笑也變多了。現如今,幸福村還通過“黨建+”發展模式,使得村集體經濟破繭成蝶,不僅補齊了發展短板、拓寬了群眾增收渠道,還大力提升了基層黨組織“造血”功能,讓村子發展更有活力。

與此同時,幸福村的黨員群眾還積極參與興海縣舉辦的牧民黨員培訓班,豐富的理論、專業的技術,不僅使大家學到了各類惠民政策,也進一步推動了黨的創新理論入腦入心,拓展了廣大黨員群眾的視野,提升了基層黨組織“造血”功能,增加了集體經濟活力。

“今后,幸福村將持續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走精深加工和系列開發之路,重點以牛羊肉精深分割、熟食加工為主,開發牛羊肉及相關農副產品,滿足消費市場需求,提升農畜產品知名度,帶領更多村民增收。” 村黨支部書記羊柏語氣堅定。

(責編:馬可欣、甘海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