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旗輝映新征程 實干篤行在一線
“小鄰裡”凝聚為“大家庭”的“幸福密碼”

城市社區連接千家萬戶,關系居民幸福。社區堅持以急難愁盼問題作為突破口,拿出真招、實招解決老百姓家門口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
家門口就業暖民心
“我的年齡大了,妻子也常年生病,沒辦法去遠的地方工作。”提及就業難題,西寧市城中區安寧路社區失業人員馬衛東深感無奈。他雖擁有精湛的釀皮手藝,但因找不到合適的攤位及高昂的攤位費用而長期失業。
社區工作人員在了解到馬衛東的困境后,積極與轄區內的物業公司溝通協調,為他設置了一個免費攤位,幫助他開啟了自營手工釀皮的小本生意。
馬衛東的釀皮攤位。受訪者供圖
重逢社區工作人員時,馬衛東笑容滿面地表達了自己的感激之情:“這裡離家近,不收攤位費,既解決了我的工作問題,又方便我照顧妻子,真是太好了。”這樣的家門口就業案例,正是安寧路社區在推動居民就業、社區幫扶活動中取得的實際成效之一。
民生問題無小事,民生問題也無易事,就業是民生之本。安寧路社區持續開展居民就業幫扶活動,通過入戶轄區單位尋找就業信息、送崗位上門、鏈接轄區用人單位資源等方式,為離崗失業人員提供多樣化的就業信息和崗位。“我們著力做好下崗工人台賬、失業人員台賬登記,協助解決下崗工人再就業問題,不斷建立健全社區保障體系。”安寧路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趙亞妮說。
夜巡隊助力“夜經濟”持久繁榮
“師傅,今天的食材都准備好了嗎?”
“把門口衛生清掃一下,一會要營業了。”
“這個桌椅不能擺在這裡,多危險啊。”
……
這些話語每天都會在大新街夜市的開市前響起。這是由西寧市城中區飲馬街街道東大街社區大新街夜市黨支部創新打造的“螢火虫”志願服務隊伍,來自大新街夜市的商戶們,自願參與夜市的管理工作,他們協助規范夜市經營戶的經營行為,加強經營戶守法經營意識,確保夜市食品安全,開展文明衛生保潔勸導服務,讓夜市規范有序,活而不亂。這種商戶自治的模式,不僅提高了商戶的責任感和歸屬感,也增強了夜市的整體管理水平。
志願服務隊進行安全巡查。受訪者供圖
西寧市城中區大新街夜市是西寧市最早的夜市,已規范運行20多年,是集餐飲、休閑、娛樂、旅游、購物、文化藝術活動等多功能為一體的集中消費活動街區。
隨著西寧市大力發展文旅產業,為“夜經濟”提供了發展新機遇,面對夜市的發展需求,青海省首家夜市黨支部——大新街夜市黨支部成立,以“夜市黨旗紅 服務夜經濟”為主題,以繁榮商圈經濟為載體,以特色活動開展為抓手,以長效機制建立為關鍵,以“抓好黨建促發展”的指導思想,充分整合基層黨建資源,發揮夜市商圈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形成推動大新街夜市“夜經濟”持久繁榮的正能量。
城中區飲馬街街道東大街社區黨委書記師珂介紹,2024年,為更好地滿足夜市運營需求和服務游客需求,大新街夜市黨支部積極探索黨建引領夜市發展模式,以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為主陣地,為夜市運營提供文明勸導、市容管理、游客指引、臨時休息等服務,依托高質量服務提升夜市品質。同時,對攤位進行統一規劃,保証價格公允,對夜市各項工作進行規范管理,保証夜市規范有序運營。
“有訴即辦”解民憂
“哎呀,這路怎麼走啊?”“就是,小區改造是好事,車停不下怎麼辦?”“麻煩社區給協調一下吧。”今年3月,一條條因小區改造車輛無處停放的信息在西寧市城中區金翠苑鄰裡牽手群裡反饋。
在老舊小區改造的浪潮中,金翠苑小區也迎來了管網升級、雨污分流、燃氣管網改造等一系列工程,但這些工程不可避免地佔據了小區居民的原有停車位,周邊小區都是老舊小區,本院車輛都無法保証停放,又怎麼為小區打開“停車大門?”
面對這一難題,城中區南灘街道南山東社區統籌周邊停車場的空閑車位,對接交警部門臨時盤活路邊管控路段,並在規定時間內允許居民車輛臨時停放。
“業主信息、車牌號、聯系電話、所要停放車輛區域反復與居民核對,把統計結果發到群裡。”為了確保停車方案的有效實施,南山東社區黨委副書記、居委會副主任牛麗娟和社區工作人員,有條不紊地開展了車主信息統計和核對工作。經過3天的努力,他們最終為73位車主找到了臨時停放點,有效緩解了小區業主停車難的問題。
把“小鄰裡”凝聚為“大家庭”,背后有何“幸福密碼”?南山東社區黨委書記兼居委會主任靳美虹表示:“我們始終堅持‘有訴即辦’‘未訴先辦’的原則,把居民的需求放在首位,用心、用情、用力解決他們的訴求。通過不斷創新工作方法和服務模式,我們努力當好居民的貼心人,讓每一位居民都能感受到社區的溫暖和關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青海首家節地生態公益性公墓正式投運
- 人民網西寧6月27日電 (記者楊啟紅)6月25日,西寧市節地生態公益性公墓舉辦開園儀式,標志著青海首家節地生態公益性公墓正式投入運行。該公墓總投資1.69億元,佔地面積80余畝,設有草坪葬、樹葬、壁葬、傳統墓等多種形式單、雙穴墓位供選擇。…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