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青海頻道>>本網專稿

黨旗輝映新征程 實干篤行在一線

綠水青山中的“變形記”

況玉
2024年06月21日09:22 | 來源:人民網-青海頻道
小字號

位於海拔2656米至4489米壯麗山川之間的青海省西寧市湟中區卡陽村,擁有3600多畝的林草地資源。這裡山勢獨特,森林茂密,溪水潺潺,綠草茵茵,藍天白雲下牛羊成群,構成了一幅美麗的生態畫卷。

作為距離西寧市區最近的原始林區和高山牧場,這裡景色優美,空氣清新。而過去的卡陽卻沒有充分認識和利用好自身的這一生態優勢,200多戶人家困守在大山密林的狹長溝壑間,被打上了貧困的烙印。

俯瞰六月卡陽。人民網 況玉攝

俯瞰六月卡陽。人民網 況玉攝

窮則思變!2015年卡陽村緊緊抓住生態資源這一寶貴財富,積極引進成熟的文旅企業,共同打造卡陽景區。依托景區的發展,卡陽村重點打造綠色休閑農業,建立起農家樂、鄉村特色小吃、游樂園等多種形式的產業體系,為農民提供了廣闊的就業增收空間。

隨著旅游產業的蓬勃發展,卡陽村於2020年8月被文化和旅游部選為第二批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並榮獲“中國美麗休閑鄉村”“全國美麗鄉村建設示范村”“國家森林鄉村”“全國生態文化村”等多項榮譽。

在脫貧致富的道路上,卡陽人展現出了強烈的志氣和觀念。黨員干部的思想幫扶為村民提供了精神上的支持,而旅游產業發展成果的激勵和家鄉日新月異變化的沖擊則讓村民看到了實實在在的希望。

露營、民宿、餐飲……產業升級更是拓寬了鄉村旅游的“好路子”,功能性區域多了,吸引了大量游客前來觀光游覽。2023年以來,景區共接待游客20余萬人次,經濟收益達800余萬元……優越的先天條件、有力的政策支持、成熟的商業運作,在黨群合力下,卡陽鄉村旅游的列車動力十足。

游客在景區內觀光玩耍。人民網 況玉攝

游客在景區內觀光玩耍。人民網 況玉攝

“以前,因為我們村地處‘腦山’。交通不便、信息不暢,所以發展一直被制約。旅游業帶動鄉親們開辦農家樂、制作銷售農家特色農產品,為村民增收致富拓寬了道路,鄉親們的日子越來越好了。”卡陽村黨支部書記祁生海說,2015年起在西寧市委組織部的幫扶下,旅游公路建成了,村容村貌改善了,卡陽吸引了眾多游客的到來。

如今,產業發展的碩果實實在在地落入老百姓的口袋裡。卡陽村黨支部堅持強化黨建引領發展,持續鞏固強化基層黨建工作成效,把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持續賦能鄉村振興作為目標任務,緊緊圍繞“村黨支部+農戶+企業”的發展思路,精准制定“一村一品”發展規劃,著力打造綠色休閑農業,相繼建立農家樂、鄉村特色小吃、食品銷售等銷售業、鄉趣卡陽產業園、鄉趣卡陽旅游度假景區、水上樂園、游樂園、民俗文化街等多種形式的產業體系,實實在在地促進農民就業和增收,年收入達800萬元,帶動群眾就業360余人。

在鄉村旅游產業日益興旺的背景下,卡陽村繼續書寫著鄉村振興的嶄新篇章。通過“支部引路、產業鋪路”,依托“民營企業+合作社+黨支部+群眾”的發展模式,卡陽積極協助發展農家樂,指導家庭作坊制作銷售草灰饃饃,累計收入達15萬元。同時,鼓勵村民就近就業,變身景區護林員、保潔員、導游、服務員,帶動260人就業,利用新發展模式打造了產業發展和增收致富“雙贏”的新局面。

景區內打造的民宿區。人民網 況玉攝

景區內打造的民宿區。人民網 況玉攝

卡陽村村民陳月一家的變化就是卡陽村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成果的縮影。“現在旅游公路開通后非常便利,周邊游客節假日都喜歡來這裡感受大自然風光,有一多半都是回頭客呢。”陳月說,景區建成后,她在景區從事住宿管理、導游講解等工作已近5年,不但能照顧到家裡人,每月到手還有4000元工資。

走在18公裡長的“氧氣木棧道”上,棲身林海木屋,寄情高山花海,游客盡情享受大自然的饋贈。“卡陽是個好地方!”是游客的好口碑,更是當地村民的自信心。越來越多的游客來到這裡,尋鄉愁、親自然、體驗特色民俗、感受淳朴民風。而游客的好口碑和村民的自信心,更是卡陽“變形記”的最好注解。

(責編:況玉、甘海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