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青海頻道>>原創稿件

青海共和:植此青綠浸染沙珠玉

陳明菊
2024年06月14日17:32 | 來源:人民網-青海頻道
小字號

雨水落在沙漠裡是什麼樣的?是沙珠玉的烏柳“暢飲”雨水的快樂,是一道道草方格積蓄“能量”的酣暢,是滴落在延綿沙丘裡無聲的沁潤……

5月底,本網隨青海省林業和草原局組織開展的青海“三北”工程攻堅戰媒體行活動,一同來到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沙珠玉地區,豆大的雨點像斷了線的珠子不斷落下,為沙珠玉萬畝青綠帶來一份夏日的慰藉。

位於共和盆地的沙珠玉。人民網 陳明菊攝

位於共和盆地的沙珠玉。人民網 陳明菊攝

得益於數十年來“三北”防護林工程建設,位於共和盆地的沙珠玉與周圍黃沙遍布的模樣截然不同,從衛星地圖上俯瞰,由防風固沙林、農田防護林等體系構成的一條長約20公裡,最寬處約5公裡紡錘形的綠色區域橫亙在龍羊峽水庫西北側。

沙珠玉地區種植的烏柳。人民網 陳明菊攝

沙珠玉地區種植的烏柳。人民網 陳明菊攝

沙珠玉是“共和盆地沙地殲滅核心攻堅區”3個阻擊點之一。“主要防治措施有黏土沙隙、沙蒿沙障和烏柳、檉柳柳條沙障,設置沙障的原則是效益優先、就地取材、投資少、見效快。”海南州林業和草原局工作人員指著草方格介紹,如果在沙丘的附近土層深厚的地方,可對沙丘設置黏土沙障固定﹔如果沙丘坡度較陡,而且非常高大,就應當選擇草方格沙障、沙蒿沙障或柳條沙障,因此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綜合效益分析比較,選擇沙障模式。

沙珠玉地區用於防沙固沙的草格沙障。人民網 陳明菊攝

沙珠玉地區用於防沙固沙的草格沙障。人民網 陳明菊攝

如今,防沙治沙機制不斷完善,沙區植被得到有效保護,60多年來,共和縣已建成享譽全國的“高原荒漠沙珠玉綠洲”,形成了沿沙珠玉盆地順風向封沙育草區、固沙造林區、農田防護林網區的綜合防風固沙體系,起到了全民治沙的“沙珠玉防沙治沙先進典型示范”作用。數據顯示:沙珠玉540多平方公裡的土地上,已建成公益林約11333公頃(17萬畝),牢牢把沙漠東進的步伐“釘”在了塔拉灘邊緣。

共和縣塔拉灘的光伏治沙。人民網 陳明菊攝

共和縣塔拉灘的光伏治沙。人民網 陳明菊攝

更值得一提的是,經過多年的反復實踐,共和縣取得了在沙區進行插杆水鑽造林的成功經驗。其中,水鑽造林比以往沙地造林省工省時﹔造林時水槍注入的水等於給苗木提供了第一次灌溉的特點鮮明。據共和縣自然資源和林業草原局工作人員介紹,此成功經驗有效遏制了流動沙丘向庫區南岸移動的速度,減少了共和縣沙漠化面積,增加了綠地面積,有效保護了當地農牧民的草場和耕地。

工作人員為大家介紹烏柳種植。人民網 陳明菊攝

工作人員為大家介紹烏柳種植。人民網 陳明菊攝

據介紹,共和縣按照“雙重規劃”“三北六期”任務,大力開展防沙治沙,完成治沙12萬畝,喬木造林9.78萬畝,灌木造林7萬畝,封山育林25萬畝退化林修復8.18萬畝。

青海省是全國第四大沙區和“三北”工程重點省區。近年來,青海省扎實推進防沙治沙暨“三北”工程建設,沙漠化和沙化面積呈現“雙下降”態勢,累計完成防沙治沙82.67萬公頃,包括沙珠玉在內的重點沙區實現“綠進沙退”的根本性轉變。

嬌艷的小花頑強地生長在沙珠玉地區。人民網 陳明菊攝

嬌艷的小花頑強地生長在沙珠玉地區。人民網 陳明菊攝

植此青綠,不負時代。從沙珠玉開始,青海省防沙治沙工作正迎來由“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的歷史性轉變。

(責編:陳明菊、張莉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