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高原醫學研究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人民網西寧6月6日電 (馬可欣)本網從青海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召開的高原醫學研究媒體吹風會獲悉,青海高原醫學研究各領域成效顯著,目前,青海省擁有高原醫學、醫學基礎教育、重大疾病防治等方面平台40個,有高原醫學相關重點實驗室21個,擁有我國第一個4600米高海拔可可西裡野外高原醫學現場研究基地和青藏高原人類遺傳資源樣本庫。
會議現場。人民網 馬可欣攝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9月1日,《青海省包虫病防治條例》正式頒布施行,青海成為全國首個就包虫病防治工作進行單獨立法的省份,確保包虫病防治工作規范化、法治化。
同時,青海省醫療保障局、省衛生健康委、省藥品監督管理局聯合制定印發《青海省藏(蒙)醫醫療機構制劑醫保目錄》,將492種藏(蒙)醫醫療機構院內制劑納入醫保支付范圍,在全國率先實現藏(蒙)醫醫療機構制劑標准化、規范化管理,極大方便了參保群眾特別是基層農牧區群眾對臨床民族藥制劑的使用需求。
此外,青海多部編著藥典享有國際聲譽。藏醫藥浴療法和藏醫放血療法等6項特色診療方法在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心腦血管疾病、肝膽系統疾病、胃腸疾病及養生保健等方面具有獨到的治療成效,已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編寫了《藏醫常見病臨床診斷指南》《藏醫疾病分類與代碼》等藏醫藥臨床標准和規范,整理出版了我國迄今規模最大的藏醫藥文獻《藏醫藥大典》。
多年來,青海省在涉及高原醫學相關領域共申報取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和省級科研項目500余項,其中國際領先9項,國際先進40項。
在青海,經過近七十年的探索實踐,高原醫學研究形成了以高原病、高原性疾病、傳染病、地方病等防治需求為基礎,以臨床應用為導向,以醫療機構為主體,以協同網絡為支撐的工作機制,持續推動基礎研究、學術交流、人才培養、成果轉化等方面取得了積極成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2023年青海省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96.6%
- 人民網西寧6月4日電 (馬可欣)本網從青海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獲悉,2023年青海省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96.6%(扣除沙塵異常超標天后為97.7%),圓滿完成國家和省定目標任務。 為深入打好藍天保衛戰,青海省立足實際,制定印發系列實施方案,聚力打好重污染天氣消除、臭氧污染防治和柴油貨車污染治理攻堅戰﹔完善青海省大氣污染防治資金管理,系統謀劃項目工程,充分發揮專項資金效益。…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