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定不移做“中華水塔”守護人 走好青海高質量發展之路
青海綠電點亮了北京大興機場和杭州亞運會賽場

5月24日上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青海省委副書記、省長吳曉軍圍繞“堅定不移做‘中華水塔’守護人 走好青海高質量發展之路”作介紹,並答記者問。
吳曉軍說,建設產業“四地”是立足青海資源稟賦和區域特征,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戰略選擇。近年來,我們聚力攻堅,推進產業“四地”建設取得新成效。
在建設世界級鹽湖產業基地方面,青海堅持有序開發、綠色發展,制定了一攬子方案、規劃及配套政策措施,攻克了多項世界性技術難題,制定鹽湖領域10項國家標准和行業標准,逐步形成鉀、鈉、鎂、鋰、氯五大產業集群。2023年鹽湖產業產值超580億元,鉀肥佔全國的77%,為端牢中國飯碗、支撐新能源、新材料發展作出了青海貢獻。
在打造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方面,青海堅持規劃、政策、基地、項目、企業“五位一體”推進,全省清潔能源裝機突破5100萬千瓦、佔總裝機的93%,新能源裝機突破3800萬千瓦、佔總裝機的69%,佔比均為全國最高。建成世界首條全綠電大通道,向15個省市區輸送綠電,點亮了北京大興機場和杭州亞運會賽場,正在規劃建設第二條、第三條綠電外送通道。同時,構建了相對完整的光伏制造產業鏈,在西寧南川工業園區有一條“光伏街”,10多家新能源頭部企業在這裡集聚,形成了光伏產業集群。
在打造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方面,青海旅游資源豐富、多元、獨特。著力打造以西寧為中心、以青海湖旅游圈為環、東南西北多帶的“一芯一環多帶”生態旅游新格局,碧波蕩漾青海湖、“天空之鏡”茶卡鹽湖、多彩翡翠湖、一望無際祁連大草原、門源花海等享譽國內外,山宗水源、大美青海品牌形象更加彰顯。
在打造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輸出地方面,青海充分發揮青藏高原“超淨區”的地理生態優勢,堅持提質、穩量、補鏈、擴輸,現在青海有1.5億多畝有機監測草原,近800萬頭隻牦牛藏羊實現原產地可追溯,鲑鱒魚佔全國產量的四成,建成全國最大的有機畜產品、有機枸杞、冷水魚生產基地。青海牛羊肉、有機枸杞、藜麥等農畜產品以品質絕佳倍受國內外市場青睞。(人民網記者劉沛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