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青海頻道>>本網專稿

青海西寧:2000余個入河排口都有“身份証”

人民網記者 楊啟紅
2024年04月25日15:26 | 來源:人民網-青海頻道
小字號

春臨高原,湟流春漲,潤澤河湟萬物。

近年來,湟水河出省境斷面平均水質均保持在Ⅲ類,為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發揮著關鍵作用。

作為黃河上游一級支流,湟水河流經青海省西寧市湟源縣、湟中區、西寧城區等人口、經濟集聚區,如何加強湟水流域生態環境治理顯得尤為重要。流域水環境受流域水土流失狀況、流域排水情況等多重因素的影響,其中,入河排污口又是污染物進入河流的最后一道“閘口”,直接影響到水環境質量和水生態環境安全。

西寧7000多平方公裡的范圍內,分布著大大小小的2000余個入河排口,日常監管工作任重道遠。為此,西寧市生態環境局積極與城建部門銜接,在現有的113個市區雨水分區圖的基礎上,映射市區排口坐標,繪制包含西寧所有入河排口點位信息的西寧市市區入河排口地圖,並由內向外輻射至周邊縣區,繪制縣區重點排口地圖,精准定位異常排口位置及涉及的市政管網,直擊問題症結,縮短排查時限,提升工作效率。

西寧市市區入河排口地圖(局部)。人民網記者 楊啟紅攝

直觀而言,相比於普通地圖,入河排口地圖上增加了許多點位標注及數字標記,密密麻麻,結合點位及標注信息,便能從圖上讀取到任何一個西寧市的入河排口的位置、坐標及管網信息等。也就是說,在西寧,每一個入河排口都有自己的身份証,如同人一樣,我們不僅能得知它的姓名、位置等信息,甚至還能順著地圖上的管網線路,精准識別其來龍去脈。

“西寧市的2000余個湟水河流域入河排口都能在入河排口地圖上找到相對應的點位。”西寧市生態環境綜合行政執法支隊生態執法科負責人李杰介紹,自2024年年初繪制初版入河排口地圖以來,截至目前,已吸納多方建議,幾易其稿,正式進入應用階段。

“2023年5月份,文匯橋東南側雨水排口水質異常,但排口上游管網十分復雜,加之時間久遠等因素,僅憑我們環境局的力量,一時半會兒無法確定排口水質異常的原因。”西寧市城西區生態環境局工作人員田貴良至今仍然記得去年這個排口水質異常問題。

混入生活污水的雨水進入湟水河,對湟水河水質會造成一定影響,情況比較緊急。

“當時,我們隻能協調會同西寧市海湖新區管委會、西寧市排水開發建設有限公司、西寧市湟水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等單位的工作人員,大家一起前往現場確認管網的責任單位,查找問題症結所在。”李杰說道。

“現如今,有了這張圖,遇到類似的問題,我們執法人員便能第一時間對標地圖尋根溯源,盡可能減少會同其他單位工作人員一起排查的這項環節,縮減多方溝通的時間,提高整治的效率,做到早發現早治理早見效。”全程參與入河排口地圖信息核實確認的工作后,田貴良對於這張圖的意義有了更加深入的認識,他表示,盡管基層執法人員對於轄區各入河排口的點位等信息都心知肚明,但也不乏有些管網復雜及整治反彈的情況等,以入河排口地圖為輔助,能實現高效排查溯源。

湟水濕地公園與白沙灘公園交匯處的景觀湖的退水排口。人民網記者 楊啟紅攝

西寧市還舉一反三,對湟水河干流及部分支流、重點區域、敏感區域以及可能存在疏漏的異常區域開展再排查再溯源工作,發現新增的雨洪排口等各類排口共400余個並納入日常監管。

西寧市城西區海湖橋下西側火燒溝入湟排口。人民網記者 楊啟紅攝

為更加精細化地管理入河排口,西寧市還通過再排查溯源工作,細化入河排口“一口一策”清單各項內容,完善“涉及管網類型”“對應雨水分區”“是否存在異常”等板塊內容,全面掌握入河排口具體信息,梳理存在環境風險隱患排口,加密檢查頻次,及時重點關注,切實提升湟水河流域生態環境質量。

(責編:劉沛然、張莉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青海:高原春花激活春季旅游市場
  春光明媚,梨花白、桃花紅為高原大地點綴起絲絲浪漫與生機,不僅引來無數游人邂逅美景,也蹚出了一條“賞花經濟”助力文旅發展、鄉村振興的新路子。 貴德梨花節、民和桃花節、化隆杏花節、西寧丁香花開……近年來,青海省各個市區、州縣依托當地梨花、桃花、杏花等特色植物,以花為媒,引流圈粉,積極打造文旅融合新亮點、拓寬群眾增收新渠道、擴容消費新載體,讓“賞花經濟”越開越旺,持續放大鄉村振興“蝴蝶效應”。…
青海下達7000萬元資金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項目建設
  人民網西寧4月20日電 (記者楊啟紅)記者從青海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獲悉,近日,省發展改革委下達2024年省級預算內項目配套資金7000萬元,用於支持民和縣、化隆縣污水處理廠提質增效項目,班瑪縣、剛察縣、尖扎縣等水域資源監測體系建設項目,達日縣、久治縣節水改造提升項目建設,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項目加快建設、早見效益。 此次投資計劃在全省項目集中開復工期間下達,省發展改革委通過調度及時掌握各地項目進度、資金撥付、自籌資金落實等情況,嚴格按照《重大區域發展戰略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方向)中央預算內投資省級資金管理辦法(試行)》進行資金分配,引入因素分配法,增強了項目資金分配的規范化和精准度,提高了資金使用效益,充分發揮省級配套資金“獎快、罰慢、輔優、助困”鮮明導向,解決和緩解地方自籌資金落實難問題。…
青海湟源:民警當起“大管家” 能講道理會解難
  入夜,小雨無聲洒下,在青海省西寧市湟源縣,濕漉漉的街道上人影漸漸隱沒,幾盞昏黃的路燈下,人民警察卻身姿挺拔,依然進行著夜間路面巡邏管控工作。 近年來,湟源縣公安局針對基層社會治理面臨的風險挑戰和薄弱環節,積極探索提升治理效能的新路徑。…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