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馬麝現身大通察汗河景區
2024年01月14日09:36 | 來源:青海日報

1月9日,西寧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林業和草原局工作人員查閱布設在大通國家森林公園察汗河景區的紅外相機時,發現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馬麝的身影。
據介紹,馬麝是麝科、麝屬動物,是麝類中體形最大的一種,雌、雄均無角,頭形、耳狹長,背部沙黃褐色或灰褐色。2023年12月12日和12月15日,紅外相機兩次捕捉到馬麝身影,畫面中馬麝表現得非常機警,時而跳躍,時而凝視,動感十足。另外,查閱時還發現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岩羊一家三口野外活動的珍貴影像。
為持續加強森林、草原、濕地資源及野生動植物保護,2023年大通縣爭取資金565萬元,完成大通北川河源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河岸植被恢復、河流濕地岸線維護、濕地調查與監測等工作,完成生物多樣性科研監測外業調查、數據收集等工作。布設紅外相機62台,監測多種國家一級、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目前,全縣共有陸生野生動物223種、野生植物613種,雪豹、黑鸛、川西兜被蘭等多種瀕危動植物重返公眾視野。
(責編:況玉、劉沛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青藏高原首個油氣田伴生礦利用項目投運
- 人民網西寧1月11日電 (記者楊啟紅)記者從青海油田新聞中心獲悉,近日伴隨著青海油田第一釜合格碳酸鋰產品在尖北地區裝袋,標志著青藏高原首個油氣田伴生礦利用項目尖北地區氣田綜合處理試驗項目進入試運生產階段,也標志著國內首套利用油氣田伴生鹵水提鋰的工業化試驗裝置試運成功,為高原油田伴生礦利用和產業化發展注入了力量。 據悉,尖北地區氣田水綜合處理試驗項目於2023年8月20日正式開工建設,設計建設碳酸鋰產能100噸/年生產線1條、磷酸鋰產能8噸/年生產線1條。…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