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青海頻道>>人民網記者遍神州

人民日報看青海|貴南青稞畝產節節高

本報記者 賀勇 賈豐豐
2023年11月01日09:00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青海省貴南縣沙拉村——

青稞畝產節節高(鄉村行 看振興)

清晨,位於青海省貴南縣沙拉村的萬畝青稞地裡,數十台收割機齊頭並進,金黃飽滿的青稞顆粒歸倉……

  “現在1.4萬多畝青稞的收割已近尾聲,每畝產量700斤保底。”沙拉村股份經濟合作社理事長何克峰邊說邊算賬,“每斤按兩塊錢算的話,一畝地的青稞就能賣1400元。秸稈還能當飼草賣,一畝地能增加幾百元收入。”

  2019年,沙拉村把全村耕地以托管的形式集中起來,種植青稞、油菜等農作物。經過兩年嘗試,效益遠比想象的要好。大規模連片種植讓機械化大顯身手,既提高了耕種效率,又降低了種植成本,還讓很多外出務工的村民免了后顧之憂。

  “以前,一畝地頂多隻能產500斤青稞,但現在產量可以達到700斤,為啥?”今年45歲的村民索南尖措抓起一把青稞,賣起了關子。

  作為合作社出了名的“種植能手+機械能手”,索南尖措對農作物產量的提升感知明顯。“一半的答案就在種子裡。這是青海省農林科學院培育的新品種,顆粒飽滿、抗倒伏、耐寒抗旱。”他說,“再加上科技人員來到田間地頭手把手指導,產量自然有了保証。”

  “那另一半的答案呢?”記者追問。

  索南尖措不緊不慢地蹲下身來,抓起一把土,“另一半的答案就在這土裡。”

  沙拉村大力推廣青稞、油菜輪作,改良土壤。村民們把羊入股到合作社,用青稞秸稈當飼草,再把羊糞作為有機肥還田,既解決了秸稈處理難題,又避免了使用化肥帶來的土壤板結化。

  如今,“青稞油菜種植—秸稈加工—黑藏羊養殖—有機肥生產”的循環種養模式在沙拉村越來越成熟,還被推廣到了整個貴南縣。目前,貴南縣已建成年產萬噸的有機肥廠,研發出14種飼草料產品,舍飼養殖規模達到65%。

  “我們加大種植業、草產業、畜牧業‘三輪驅動’的循環發展力度,調整種植結構、合理開發飼草產品、擴大綠色有機農畜產品生產規模,初步實現了資源內部循環。”貴南縣委副書記、縣長喬萬瑪才仁說,我們將在保護好生態的基礎上,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加快推進產業融合發展。

(責編:況玉、劉沛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