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青海頻道>>本網專稿

鄉村新畫卷裡的“郵行綠”與“藜麥紅” 

楊玥
2021年11月12日16:10 | 來源:人民網-青海頻道
小字號

西庄村村民種植的藜麥。張志前攝

在青海省海西州烏蘭縣城以南,坐落著一個多民族聚居的農業村——西庄村。全村2245人大多以種植業為主,每年深秋時節,1200畝的藜麥既裝點了這座美麗的高原村落,又拓寬了村民們的增收渠道。豐收喜悅的背后是辛勞付出,更有郵儲銀行信貸資金輸血鼓勁的身影。

郵政儲蓄銀行烏蘭縣“雙基聯動”辦公室工作人員也沉浸在藜麥豐收的喜悅中。朱集社攝

腳下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有多少真情。郵儲銀行的信貸員隊伍長期扎根在田間地頭,貼近農民,扑下身來深耕普惠金融。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烏蘭縣“雙基聯動”辦公室負責人朱曉強回憶:“剛開始來西庄村,發現郵儲銀行在烏蘭縣並沒有設立服務點。鄉親們有金融服務需求都隻能到德令哈市進行審批,來回辦理一趟要花費好幾天時間,現在我們‘雙基聯動’辦公室入駐烏蘭縣,離村民們更近了,兩三天就能辦理完貸款事宜,真正做到‘好易貸、放款快’。”

西庄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馬曉平正在介紹今年藜麥的種植情況。朱集社攝

“我們的村民想貸款,需經由村委會推薦,我們結合貸款村民的征信、還款能力和實際情況等給信貸員們提供參考及建議。”西庄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馬曉平說,今年以來,西庄村30多位種植戶每戶都獲得了10萬-30萬元不等的郵儲銀行貸款。

西庄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馬曉平正在介紹今年藜麥的種植情況。金峰攝

除了藜麥種植,近幾年來,西庄村的養殖業也在蓬勃發展,西庄村村委會鼓勵支持有養殖意願的村民,可是問題也隨之而來,想發展養殖,牲畜的購買數量就需要達到一定標准。“買少了價格劃不來,買多又存在資金困難。”馬曉平說:“郵儲銀行‘村村貸’放款快、整體利率也低。這不,今年新增加了50多位養殖戶,大家干勁滿滿。”

西庄村村民種植的藜麥。滕萌攝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烏蘭縣“雙基聯動”辦公室自成立以來,將有溫度的普惠金融服務延伸至農村的最后一公裡,始終為農民朋友提供線上線下相融合的基礎金融服務,打造智慧便民服務平台,建設 “足不出村”的一站式綜合金融服務窗口,滿足新時代農村客戶金融服務需求。

西庄村村民種植的藜麥。丁臨南攝

在這片土地上,“郵行綠”與“藜麥紅”互相映襯,共同譜寫了這幅美好的鄉村新畫卷。

西庄村村民種植的藜麥。黎客民攝

西庄村村民種植的藜麥。張樹洲攝

(責編:馬建輝、張莉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