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 奮力開創國家公園建設新局面

王建軍

2020年08月19日08:51  來源:青海日報
 

  2019年8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為第一屆國家公園論壇發來的賀信,是一封彰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展示中國生態文明重要窗口、為子孫后代留下珍貴自然資產、擘畫國家公園美好未來、為世界生態文明作出中國貢獻的賀信。

  在賀信的鼓舞下,應邀出席中國第一屆國家公園論壇的各國嘉賓和各界人士,圍繞“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主題,對話生態、分享智慧,縱論發展、共謀未來,達成了《西寧共識》,取得了圓滿成功,收獲了豐碩成果。

  在賀信的激勵下,我們秉持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推動“一優兩高”戰略實施。特別是今年以來,我們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上動態研判、節點出招、嚴防嚴控,在經濟社會發展上綜合施策、出組合拳、打主動戰,在生態環境保護上堅決亮劍、依法整治、嚴肅問責,在國家公園建設上創新青海實踐、積累青海經驗、交出青海答卷,新青海建設邁出了堅實的步伐。

  在賀信的感召下,今天我們相聚在中國首個國家公園體制的試點地,在國家公園論壇機制性的落戶地,以座談會的形式,暢談學習總書記賀信感悟,凝聚貫徹總書記賀信共識,對國家公園的實踐作盤點,對國家公園的明天再展望,非常有意義。

  圍繞這次座談會的主題,展播展示給座談會暖了場,長星代省長領學賀信給座談會定了向,劉濤副省長主旨介紹給座談會開了篇,部委領導和專家學者的高見給座談會添了彩。暖場之詞、定向之語、開篇之話、添彩之言,都集中體現了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深入學習,對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時代價值的擷取提煉,對習近平總書記“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重要論述的精辟解讀,對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論和對青海提出的“三個最大”省情定位的情懷抒發。這些,都是座談會的重要成果,我們要倍加珍惜。

  借此機會,我講五個方面的意見。

  第一,學習貫徹賀信精神,必須扛起青海的生態責任。青海是“三江之源”“中華水塔”“生態屏障”“地球第三極”,生態報國是青海義不容辭的政治責任和時代擔當。學習貫徹賀信精神,就要高舉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偉大旗幟,堅定不移保護好“三江之源”,守護好“中華水塔”,維護好“生態屏障”,呵護好“地球第三極”,為建設美麗中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擔當青海責任。

  第二,扛起青海的生態責任,必須踐行“四個扎扎實實”重大要求。“四個扎扎實實”重大要求,是習近平總書記為青海經濟社會發展指明的方向,是推進新青海建設總的遵循。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踐行“四個扎扎實實”重大要求,就要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推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現代化建設新格局,為保護生態環境作出青海貢獻。

  第三,踐行“四個扎扎實實”重大要求,必須奮力推進“一優兩高”。堅持生態保護優先、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是“四個扎扎實實”重大要求在青海的具體實踐,寄托著全省各族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奮力推進“一優兩高”,就要領悟生態保護和經濟發展的辯証法,用好生態文明和物質文明的方法論,把握生態優先和綠色發展的大邏輯,不斷拓展“兩山”理論在青海的轉化路徑,讓綠水青山出顏值,金山銀山有價值。

  第四,奮力推進“一優兩高”,必須落實《西寧共識》。《西寧共識》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的宣言書,也是第一屆國家公園論壇各方智慧的結晶。“共識”是行動的先導。推動國家公園建設,功在當代,利在千秋。有關各方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不斷研究、不斷探索、不斷創新,在密切合作交流的同時,與時俱進落實好《西寧共識》,讓《西寧共識》不斷綻放出時代的光彩。

  第五,落實《西寧共識》,必須建好國家公園。2020年是一個極為特殊的年份,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我們更加深刻認識到,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人類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建好國家公園,就是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重大舉措。落實好重大舉措,將首個國家公園建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世界自然保護地典范,是習近平總書記寄予我們的厚望,我們要為不辜負習近平總書記的厚望而努力奮斗,把國家公園建設得越來越好。

(責編:陳明菊、楊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