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城市更新的“穴位”(金台隨筆) 讓城市更新既高質高效又有機有序,就需要深入城市肌理,把街區歷史文化、居民生產生活、業態培育發展結合起來,以“點穴式”手段、繡花功夫,進行精細化的改造與治理 在陝西西安城牆內,東六路和尚儉路交叉路口,有一株老泡桐樹,見証著城市發展變遷。然而,這棵承載街區居民共同記憶的老樹,卻一度成了“麻煩”:長在路中間存在交通隱患,逢災害天氣還有其他安全風險。…
青海省首個易地搬遷安置區青年公社成立 2月27日,青海省首個易地搬遷安置區青年公社在海東市樂都區成立。共青團樂都區委緊貼搬遷青年需求,創辦集就業培訓、創業引導等綜合就業服務為一體的青年公社及青年夜校,旨在為廣大青年提供成長成才、就業創業的服務平台,幫助搬遷群眾提升就業技能,引導他們積極融入城市生活。…
中國冰壺聯賽總決賽3月青海開打 2月27日,參加2024-2025賽季中國冰壺聯賽(西寧站)的各支隊伍陸續抵達多巴國家高原體育訓練基地報到。本站比賽也是這項賽事的總決賽,各支隊伍將向總冠軍榮譽發起沖擊。…
青海省推出“昆侖英才卡”為人才提供全方位服務保障 2月26日,青海省“昆侖英才卡”服務機制聯席會議在西寧召開,省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昆侖英才卡”服務事項責任單位負責同志參加,審議通過了《青海省“昆侖英才卡”管理服務辦法(試行)》。 “昆侖英才卡”聚焦人才創新創業的“大事”和普遍關注的“小事”,通過整合相關職能部門資源,為符合條件的高層次人才提供健康醫療、交通出行、金融優惠、住房保障等11個方面25項優惠政策和便利服務。…
三江源國家公園生態環境保持持續向好態勢 2月27日,三江源國家公園工作會議在西寧召開。2024年,三江源國家公園堅決守住生態系統安全底線,堅持自然恢復和人工修復相結合,實施有害生物防控66.67萬公頃(1000萬畝)、退化草原修復治理8.533萬公頃(128萬畝)、沙化草地修復治理1.6萬公頃(24萬畝)、濕地保護2266.67公頃(3.4萬畝),宏觀生態環境保持了持續向好態勢,野生動物種群數量持續增加。…
人民日報看青海︱“家長裡短”事 “加減乘除”辦 原標題:青海西寧市城西區文匯路街道辦提升服務質效 “家長裡短”事 “加減乘除”辦(民生改善在身邊·完善基層治理) “我被困在電梯裡4個多小時,可開發商、物業都拒絕賠付。你給我個公道,實在不行我就去法院起訴。…
47.9億!青海民營企業進出口大幅增長 2月27日,西寧海關發布消息,據統計,2024年青海省民營企業進出口總值突破47.9億元,同比增長73.1%,佔全省外貿總額的79.6%,較2023年提升22.8個百分點,增速居全國第1位。其中,出口額達38.9億元,同比增長92.8%,民營企業作為外貿“主力軍”的地位進一步鞏固。…
吳曉軍羅東川與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協副主席何辛幸一行座談 2月26日下午,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吳曉軍,省委副書記、省長羅東川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爾木市,與出席柴達木格爾木東沙漠基地電源項目開工儀式的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協副主席何辛幸一行座談。 吳曉軍、羅東川代表青海省委省政府對何辛幸一行來青表示熱烈歡迎。…
湟源縣公布2025年13項民生實事項目 人民網西寧2月27日電 (馬可欣)聚焦群眾普遍關心的急難愁盼問題,青海省西寧市湟源縣按照民生實事項目人大代表票決工作要求,堅持問計於民、問需於民,在近日舉行的湟源縣第十九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宣布了經代表審議和票決的2025年13項湟源縣民生實事項目。 這13項民生實事項目主要集中在就業優先、交通出行、養老育幼、公共服務等方面,堅持惠民生、增福祉,托牢托穩民生底線,統籌考慮湟源縣發展實際和財政承受能力,在充分征求人大代表和社會各方意見建議基礎上,突出提質增效、好中選優,對實施項目調整優化,推動民生項目“群眾想什麼”與“政府干什麼”精准對接,更加體現民生性和精准性,充分彰顯了縣委、縣政府察民情、知民意、解民憂、暖民心的擔當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