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500座便民橋惠及30萬農牧民群眾 今年以來,青海省交通運輸廳全面啟動實施500座“我家門前那座橋”專項民生工程。截至10月12日,500座便民橋梁建設任務全部完成。…
青海工業經濟回升向好 10月13日,國家稅務總局青海省稅務局傳來消息,今年以來,青海工業經濟發展保持穩步增長態勢,既得益於青海省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的持續釋放,更源於前瞻性的政策引導和經營主體活力的有效激發。稅收數據顯示,1—8月全省工業經營主體開票銷售收入降幅分別較一季度、上半年收窄1.7個和2.8個百分點,特別是8月份開票銷售收入自3月份以來首次實現正增長,全省工業“稅電指數”達到107.1%,較7月份上升2個百分點。…
村裡來了文化特派員 “扇子打開,正視前方,樂隊老師准備……”走進青海省西寧市湟源縣日月藏族鄉,兔兒干村廣場上,市級文化特派員趙佳新正手持折扇,耐心地糾正著村民的舞蹈動作。 趙佳新正在與村民一起編排舞蹈。…
人民日報看青海︱“搞成了半拉子工程”,困局怎樣扭轉 原標題: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縣黃河彩籃農業園從荒廢多年到重現活力 “搞成了半拉子工程”,困局怎樣扭轉(干部狀態新觀察·走進一線探作風) 位於青海省海東市循化撒拉族自治縣的黃河彩籃農業園。循化縣現代農牧業示范園區管委會供圖 清晨的薄霧逐漸褪去,青海省海東市循化撒拉族自治縣“黃河彩籃”高原現代農業產業園區(以下簡稱“黃河彩籃農業園”)內,578座溫室大棚如藍色艦隊般排隊列陣。…
矢志“鑄重器”,強國復興有支撐(評論員觀察) 大國重器所在,就是戰略優勢所系。握“重器”於手,關鍵時刻能亮“絕活”,才能在風雲變幻中始終站穩腳跟,不斷積累發展勝勢 不斷增強科技認知力、創新力、開拓力,我們定能以創新主動贏得發展主動,以更多數得著、叫得響、頂得上的硬核科技創新成果支撐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 生活中,一些人往往覺得大國重器離自己“太遙遠”。…
兒童運動健身的冷思考(大家談) 前段時間,一段5歲“小孩姐”在健身房認真“擼鐵”的視頻在網上熱傳。此前,小孩“上強度”練出8塊腹肌、“虎爸”帶女兒“蹭跑”馬拉鬆等,也曾引發熱議。…
打造勞務品牌促枸杞產業提質 10月,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枸杞採摘作業臨近結束。一項小小的勞務品牌,正釋放出巨大的能量:截至目前,全省今年已累計組織7.58萬人次投入採摘,預計可實現勞務收入約6億元,人均短期收入達8000元,蓬勃發展的勞務經濟,不僅鼓起了農牧民的錢袋子,更有力地支撐起當地枸杞產業高質量發展。…
青海省“最美高原奮斗者之最美交通人”正式發布 10月13日,由中共青海省委宣傳部、青海省總工會、青海省交通運輸廳、青海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共同主辦的“最美高原奮斗者之最美交通人”發布儀式在青海省廣播電視台舉行。 活動旨在深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尋找、挖掘青海交通“最美”先進典型,講好青海交通故事,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青海篇章當好開路先鋒凝聚強大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