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品中国丨高原枸杞红

青藏高原东北部
青海湖以西
坐落着青海省面积最大的地州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我国四大盆地之一的
柴达木盆地
构成了州域的主体
翻开地图
格尔木、德令哈、茫崖
都兰、大柴旦……
都是熟悉的名字
地图上未显示的
则是无尽的宝藏

“祖国聚宝盆”
柴达木盆地
处于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
和昆仑山脉环抱之中
是我国地势最高的盆地
却也是青藏高原
平均海拔最低之处
冰川、雪山、河流、湖泊、湿地
草原、戈壁、沙漠、绿洲
共同塑造着这片土地

柴达木
蒙古语意为“盐泽之地”
盆地内分布着
大大小小的盐湖33个
其中察尔汗盐湖
是中国最大、世界第二大盐湖
也是全国最大的钾肥生产基地
除了钾盐
柴达木盆地镁盐、锂矿等
资源储量同样居全国首位

当然
这些宝藏并不是
“祖国聚宝盆”的全部
位于全球四大超净区之一
的天然优势
和独特的高原大陆性气候
让柴达木盆地成为
发展绿色有机农牧业的优选之地
枸杞、藜麦、牦牛、藏羊等高原臻品
是“神奇柴达木”的另一张名片

“瀚海红宝石”
“南昆仑,北祁连
八百里瀚海无人烟”
柴达木盆地
地域辽阔,人烟稀少
新中国成立之初
百废待兴
在“开发柴达木”的号召下
成千上万的工人农民
科技工作者、部队复转军人
知识青年等
从祖国各地来到柴达木
为国找油、为国找钾
屯垦拓荒、建设家园

柴达木盆地
野生枸杞资源丰富
是枸杞“基因宝库”
在都兰县五龙沟
发现的天然枸杞林
被认为是目前国内
扰动最小的天然群落
20世纪60年代
位于都兰县的诺木洪农场
开启了柴达木枸杞
人工种植的序幕

本世纪初
海西州结合防沙治沙工程
在柴达木盆地沙区
数十个绿洲及周边地区
大面积发展枸杞种植
建成以都兰诺木洪为中心
德令哈、格尔木、乌兰、大柴旦
为辅的五大枸杞规模化种植区
2024年
全州枸杞种植面积43.2万亩
干果产量9.8万吨
产区内的枸杞
果大色艳、籽少肉厚
大小均匀、营养成分足
是我国最优质的枸杞之一

“高原黄金果”
柴达木枸杞
又称“柴杞”
因生长在高海拔
强日照、昼夜温差大的
独特高原环境
富含枸杞多糖
氨基酸与微量元素
适宜各种食用方式

枸杞鲜果采摘清洗后
作为水果直接食用
口感清甜
干果也可以尝试嚼服
当然每次不宜贪多
除了煮水、泡茶
煮粥、煲汤、炖肉
炒菜、制作糕点时
也可以适量加入枸杞
既能丰富营养风味
也可提升品相

除了这些家庭版吃法
随着加工技术革新
枸杞加工品的产品线
也在不断延伸
枸杞冻干、枸杞原浆
浓缩浆、枸杞叶茶
枸杞果粉、枸杞酒
枸杞蜜、枸杞籽油
都是我们打开
这颗“高原黄金果”的方式

柴达木枸杞
省内销售仅5%左右
产品主要销往宁夏、广东
浙江、江苏、上海、北京
河北、安徽、四川等省份
香港、台湾地区
欧盟以及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
加拿大、美国等30多个国家
少部分以药材销售到
河北安国、安徽亳州
和广东广州市场

巍峨雪山与苍茫戈壁
高原的日光与风沙
一代代农牧人的奉献与艰辛
都在这颗小小果实里
留下永恒的印记

全国特产“大摸底”
你还有哪些地域好物推荐?
人民网《好品中国》栏目
与你一起
发现更多“中国好品”!
来源|人民网
总策划|张玉珂
监制|李娜 白波 刘云
策划|翟巧红 赵雯
文案|刘沛然 陈晶
字体|万祥生
设计|赵雯
支持|中共海西州委 海西州人民政府 海西州文体旅游广电局 海西州农牧局
责编|翟巧红 编辑|赵雯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青海:“青信融”平台为小微企业精准“增信” 发放贷款超462亿元
- 人民网西宁11月17日电 (顾斐菲)11月17日,本网从“十四五”发展成就系列新闻发布会(金融监管专场)获悉,青海省通过建立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打造“青信融”综合信用服务平台等举措,有效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截至目前,“青信融”平台已实名注册小微企业8.18万户,累计为6.45万户企业成功发放贷款超462亿元。…
- 评论
- 关注
































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权威资讯
报道全球 传播中国
关注人民网,传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