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青海频道>>本网专稿

林海见证玛可河绿色转身

人民网记者 甘海琼
2025年11月10日11:23 | 来源:人民网-青海频道
小字号

清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玛县灯塔乡56岁的生态护林员东哇俄本带上糌粑,骑着摩托和同伴进山了,他负责巡护的区域位于玛可河林区友谊林场的哑巴沟。

“这里为什么叫‘哑巴’沟?”

“‘哑巴’藏语的发音,美丽的意思。”

东哇俄本和同伴在哑巴沟巡护。人民网记者 甘海琼摄

东哇俄本和同伴在哑巴沟巡护。人民网记者 甘海琼摄

放眼望去,哑巴沟两侧山坡上是高大的川西云杉和荫密的圆柏,身旁一棵棵灌木掠过,耳边是潺潺流水声。

“玛可河林区真漂亮!”每一次来记者都忍不住发出感叹。

哑巴沟深处,东哇俄本查看了一棵川西云杉的生长情况。这棵树被誉为“江源第一树”,树龄已有874年。这位格日则村的普通牧民,现在每天还巡护这片森林,记录动植物情况,阻止破坏行为,成了他生活的重心。

时光倒回半个多世纪。1965年,玛可河林场建立,轰鸣的油锯声打破了林区的寂静。

“我爷爷那辈,林场的主要任务就是砍树。”青海省玛可河林业局班前林场副场长,“玛三代”白海鹏说起祖辈的故事。“我爷爷当年是林场第一代工人,从青海东部的民和县招工进了林场,主要负责修路,支援林场的伐木生产工作。”

那个年代,砍树是光荣的任务。玛可河林区作为青海省重要的木材生产基地,累计为国家提供商品材近70万立方米。与此同时,森林覆盖率从最初的近70%一度下降到51%,生态系统亮起红灯。

昔日和如今的玛可河林区。刘平摄

昔日和如今的玛可河林区。刘平摄

1998年,长江流域天然林保护工程紧急启动。玛可河林区率先在青海省停止天然林采伐,开启了从“砍树”到“看树”的艰难转型。“刚开始林场人也不知道不砍树能干什么。”玛可河林业局副局长陶永明说,从伐木到护林,不仅是身份的转变,更是思想上的革命,许多工人一度迷茫。

转折发生在2006年,玛可河林业局转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标志着生态保护成为核心任务。“这十年,是玛可河变化最快的十年。”陶永明感慨道。林区构建了“群防群治”的保护格局,建立了“林场+护林员,村两委+牧户”的网格化管护体系,259名群众生态管护员加入守护行列。

亚尔堂乡王柔林场,管护员居俄乐讲述着祖辈生活的王柔村的变化:“1998年我刚当护林员的时候,这里的山很多都是秃的。现在你看看,山腰处颜色较浅的树林都是后来补种的,已经长大了。”王柔村曾经依靠伐木为生,转型初期村民收入骤减。随着生态管护、公益性岗位、林下经济的发展,村民们找到了新的生计。

护林员在王柔林场巡护。东阿阿娜摄

灯塔乡格日则村的东哇俄本和村民们也曾经是“靠山吃山”的典型。如今,他们成了护林员,每年有2.16万元的固定收入。“近十年来,玛可河林业局通过生态管护、人工造林、苗木培育等累计为群众创收6000余万元。”玛可河林业局工作人员刘平说,还大力发展藏茶、羊肚菌、贝母等中藏药材种植,手把手为群众传授技术。

“森林覆盖率已回升到69.58%,森林蓄积量增加到480万立方米。”陶永明的语气中带着自豪。20多年间,玛可河林区累计完成人工造林11.5万亩,森林抚育22万亩,那些曾经的伐区重新披上了绿装。

在玛可河林业局灯塔管护站,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着林区各个角落的情况。“这是去年新上的森林草原资源保护及防火预警监控系统,夜晚通过红外线监测,有烟雾识别功能;白天是可见光监测,能基本实现管护站区域的全覆盖。”灯塔管护站站长吴文君说,这种监测系统极大提高了防火工作效率。

陶永明介绍预警监控系统。人民网记者 甘海琼摄

陶永明介绍预警监控系统。人民网记者 甘海琼摄

“像这样的资源监控点我们已建成34个,覆盖林区重点沟道90%的区域。”玛可河林业局森林防火预警监测部负责人黄扎西介绍,无人机巡护、红外相机监测、智能防火系统等科技手段的应用,极大提升了管护效率。截至目前,玛可河林区已实现连续38年未发生重大森林火灾。

从伐木到护林,从“木头经济”到“生态民生”,玛可河林区的变迁是青海生态变化的缩影。那些曾经手持油锯的伐木工的后代,如今成了森林的守护者;那些曾经回荡伐木声的山谷,如今充满了鸟语花香。

“这棵树还会继续生长千年。”哑巴沟里,东哇俄本轻拍着“江源第一树”粗糙的树干笑着说。他们身后,万里林海在高原的风中泛起阵阵松涛,讲述着这里从“砍树人”到“看”树人的绿色传奇。

红军沟秋色。人民网记者 甘海琼摄

玛可河流过红军沟。人民网记者 甘海琼摄

(责编:马可欣、张莉萍)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青海累计完成国土绿化2633.56万亩
  人民网西宁11月4日电 (记者甘海琼)记者从11月4日召开的青海省“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高质量发展”林草专场新闻发布会获悉,“十四五”时期,青海累计完成国土绿化2633.56万亩,其中,营造林1019.03万亩、草原修复治理1614.53万亩。 青海省林草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田剑介绍,依托33处国家级、省级“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全省通过多种形式累计完成义务植树折算7200余万株,积极推进13个省级森林城镇和31个省级森林乡村创建。…
青海哇让抽水蓄能电站主体工程正式开工
  人民网西宁11月2日电 (甘海琼、樊清山)11月1日,随着上水库石方开挖首炮打响,潜孔钻、挖掘机等施工设备陆续进场,青海哇让抽水蓄能电站主体工程正式开工,标志着项目建设进入新阶段。 青海哇让抽水蓄能电站。…
2025-2026青海省冬春季文化旅游惠民系列活动启动
  人民网西宁10月31日电 (记者杨启红)10月31日,以“相约大美青海 畅享冬春盛景”为主题的2025-2026青海省冬春季文化旅游惠民系列活动在西宁开幕,推出了以“瀚海奇景探秘之旅”为代表的经典线路及五条特色线路,将“雪山湖影+火星地貌+银河盛宴”作为核心看点,深度融合冰雪运动、温泉康养与民俗打卡等多元体验。活动现场,同步介绍了2025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概况及评选结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