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班玛:“贷”动产业 增收有路
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玛县,一座传统的黑陶作坊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蜕变。从家庭小作坊到注册公司,从三五人的手工制作到近二十人的专业团队,从露天堆烧到数字化电窑升级……班玛县黑陶制作技艺传承人谢格太感慨道:“这一路走来,离不开普惠金融贷款的资金‘活水’。”
2014年,谢格太刚成立公司时,只有两三人从事黑陶制作和营销。随着生产规模扩大,资金需求日益增长,但由于达不到传统贷款标准,融资屡屡受挫。转机出现在2021年,中国农业银行青海果洛班玛县支行(以下简称“农行班玛支行”)推出的“惠农e贷”为其注入25万元启动资金。

谢格太的黑陶工作室。人民网 顾斐菲摄
“最困难的时候,我们急需购买电窑设备提升工艺,但资金短缺。普惠金融贷款申请两三天就批下来了,效率之高令人惊喜。”谢格太说:“利率优惠、放款快,精准满足了我们的融资需求。”
有了资金支持,黑陶制作从纯手工迈向半自动化。近年来,公司陆续购入练泥机、电窑等设备,烧制温度从700多度提升到900多度,产品成品率和质量显著提高。去年一次性购入三台电窑花费18.8万元,谢格太下一步还计划引进价值23万元的先进设备。

传统方法加工黑陶。人民网 顾斐菲摄
如今,谢格太团队生产的黑陶产品已销往深圳、广州等地,订单排到2026年1月。在金融“活水”的滋养下,班玛黑陶产业蓬勃发展,不仅带动了当地牧民就业,还凭借订单生产等模式,让牧民在家门口实现创业增收,成为乡村振兴的亮眼名片。

谢格太的黑陶工作室。人民网 顾斐菲摄
与此同时,农行班玛支行加大对当地牧民的信贷支持力度,助力当地群众扩大牲畜养殖规模,有效促进牧民增收致富。
贡藏公保是班玛县灯塔乡要什道村的一名普通牧民,一家人仅靠几十头牦牛维持生计。近几年,他通过农行班玛支行推出的“惠农e贷”获得了35万元资金,用于购买良种牦牛,扩大养殖规模,靠着特色畜牧业养殖实现增收致富。

农行班玛支行客户经理开展回访。人民网 顾斐菲摄
“以前家里不富裕,借不到钱。”回忆起当时的窘迫,贡藏公保感慨良多。“后来听家乡的人都在说,在农行贷款比较靠谱,利息也低,服务态度也特别好,我们这边的村民基本都是在农行贷款。”
在农行“惠农e贷”产品的支持下,贡藏公保引进优质牦牛品种,逐步扩大养殖规模,如今已经发展成为当地的养殖示范户。“有了资金支持,养殖规模上去了,出栏率一年比一年高,收入也水涨船高。”贡藏公保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藏式碉楼。人民网 顾斐菲摄
“日子是越过越好了!”站在自家新建的传统藏式碉楼中,贡藏公保感慨道。去年,他用养殖收益修建了新房,传统的碉楼建筑与现代生活设施完美结合,既保留了文化特色,又提升了生活品质。在班玛县,像贡藏公保这样通过信贷支持实现致富梦想的牧民还有很多。金融“活水”正滋润着这片古老的土地,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生机,让牧民生活迈上新台阶。
从黑陶烧制到牦牛养殖,从土特产销售到文化旅游,普惠金融“活水”正滋润着班玛县的特色产业发展,让传统技艺焕发新生机,为乡村振兴注入持续动力。在这片海拔3500米的高原上,金融支持与产业创新的故事正在不断续写新的篇章。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
































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权威资讯
报道全球 传播中国
关注人民网,传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