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湟中:“村房短住”邂逅诗意田园

八月,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上山庄村的千亩花田绽放出别样的光彩,而比花海更动人的,是掩映在花海景区的35座农家庄廓院。
“在这里,早起听鸡鸣,日暮看炊烟,自己种的几十种蔬菜从不打农药,周末家人来此团聚,这才是我向往的退休生活。”16号院的租客张泽丰正在菜园采摘沾着晨露的新鲜蔬菜,城里人在庄廓院中,找到了自己的“诗与远方”。
鲜花围绕的庄廓院。王文霞摄
短租庄廓院,就是上山庄花海创新推出的“村房短住”项目:通过“企业改造+村民参与”的共建模式,让沉睡的农村宅基地重获新生,政府扶持资金与企业投入形成合力,既盘活了闲置资源,又为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项目由湟中区扶持资金680万元,我们企业自筹800万元,盘活利用了村民闲置的宅基地,前期改建35套民宿小院,给村民一次性(付清)10万元。”青海祥泉农牧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席广洲介绍,截至目前,35套小院已经改造完成,天然气已入户。“我们租出去了20套,现在剩了10多套,租户满意度也很高。”席广洲说。
“村里空气好,还有空地自己可以种点蔬菜,还养了些鸡。冬天有天然气不会冷,夏天的气温比西宁要低几度,非常适宜居住,早上的空气清新、湿度也大,对于我们退休的人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张泽丰很满意自己的小院。
改造后的短租小院。王文霞摄
青山环绕的古朴村落,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体验闲适生活。“没想到,这里还藏着这么美丽宜居的小院落。”从北京远道而来的曲女士站在花香四溢的庭院里感叹。“这种小院为想要过乡村生活的人提供了一个极美的地方,特别想约三五个好友,到这边租一个农家小院,一起喝喝茶、种个菜,过田园生活。”
快节奏的时代,“村房短住”重新定义了慢生活的价值,不仅是旅游产品的升级,更是城乡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甘海琼、王文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有回音 | 市民反映垃圾堆放乱象 青海西宁:立即清理整改
- 近日,有群众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留言表示,青海省西宁市城北区北川万达三期地下二层车辆出入口(左侧)是该小区设置的建筑垃圾堆放处(33号楼一单元、二单元处),该小区经常将大量垃圾堆放在单元口,导致大量灰尘附着在业主车身内外,回家的道路上也都是各种建筑垃圾,老人、孩子行走时非常危险且不方便,希望有关部门能够解决这一问题。 群众留言。…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