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青海频道>>本网专稿

西北唯一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如何创新和发展?

《海南藏族自治州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条例》指方向 明路径

2025年07月25日15:35 | 来源:人民网-青海频道
小字号

人民网西宁7月25日电 (记者杨启红)青海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审查批准了《海南藏族自治州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共七章五十四条,包括总则、生态保护治理、生态产业发展、民生事业发展、科技创新支撑、保障与监督、附则。《条例》将成为示范区建设的制度基石,不仅为生态保护与产业协同发展提供法律约束力,还把示范区的实践转化为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创新,赋能可持续发展。

其中,生态保护方面,提出加强境内黄河流域和青海湖流域生态综合治理,统筹推进以切吉滩、塔拉滩、木格滩为主体的防沙治沙工程,对重点生态脆弱区、严重沙化区、重度盐碱耕地进行修复治理。水资源管理层面,提出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严格执行取水许可制度,加强地下水管理,加强节水管理,全面落实河湖长制,严格管控河湖水域岸线,加强水库库区管理与保护,强化涉河涉湖建设项目和活动全过程监管,等等。

生态产业方面,提出推进发展牦牛、藏羊、青稞、油菜、饲草、冷水鱼等优势产业,实施牦牛青稞产业集群、种养殖基地、智慧渔业等重大项目,推进产业链延伸拓展,培育名特优、高附加值的产品。《条例》还提出,州、县人民政府应当构建绿色有机农畜产品加工物流体系,建设数字化物流中心和智慧大数据管理平台。

冷水鱼产业是海南州的优势产业,图为产自海南州的三文鱼产品。人民网记者 杨启红摄

清洁能源产业发展层面,提出建立健全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大力发展绿色大数据产业,提升清洁能源就地消纳能力;促进水、光、风、地热、储能等清洁能源多能互补和高效利用,推动多元化新型储能方式应用。

生态文旅产业层面,提出发展旅游新业态,培育文化旅游、生态旅游、工业旅游等核心品牌,推动以青海湖、龙羊峡、黄河为主的海南特色品牌资源提质升级,促进大数据与生态文旅产业融合等。

游客尽享青海湖生态之美。人民网记者 杨启红摄

科技创新支撑部分,围绕科技合作机制、科研和技术创新平台建设、科研成果转化、科技援青、人才保障和企业培育等方面作出了规定。民生事业发展部分,《条例》就推进社会创业就业、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城乡居民医疗保障服务等作出了规定。

此外,为激发经营主体和公职人员的首创精神,鼓励改革创新、先行先试,《条例》建立容错机制。同时,为避免容错机制被滥用,《条例》设定必要的限制条件:对在示范区建设工作中因改革创新、先行先试出现失误,但符合决策程序、勤勉尽责、未谋取私利的单位或者个人,可以按照有关规定从轻、减轻处理或者免除责任。

海南藏族自治州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是西北地区唯一获批建设的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近年来,海南州以“江河源区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聚力生态保护与建设,着力推进生态畜牧业绿色发展、新经济增长点培育、高原生态文化旅游等生态产业发展,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实现生态-生产-生活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致力把海南州打造为青藏高原乃至世界同类地区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示范样板。

(责编:马可欣、甘海琼)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