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0千伏玉树第二回线路工程投运 惠及40万农牧民群众
青海实现全部市州330千伏大电网双回路供电

人民网玉树7月23日电 7月22日17时37分,随着330千伏玛玉二线结束试运行,330千伏玉树第二回线路工程(以下简称玉树二回工程)正式投运。至此,青海省玉树电网与青海主网正式形成330千伏线路互联“双回路”,青海省8个市州全部实现330千伏大电网双回路供电。这是国网青海电力继今年年初建成投运330千伏果洛第二回线路工程后的又一项重大涉藏地区民生工程,惠及当地40余万名农牧民群众。
330千伏玉树第二回线路工程(左)与玉树第一回线路工程(右)在江源大地并肩前行。张朋摄
玉树二回工程起于兴海县330千伏唐乃亥变电站,止于玉树市330千伏玉树变电站,途经海南州兴海县、果洛州玛多县、玉树州称多县和玉树市,线路全长507.5千米,共有铁塔1134基。工程总投资12.8亿元,于2023年8月正式启动建设,于2025年6月10日实现全线贯通。
该工程是国家“十四五”涉藏州县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项目,工程建成投运将彻底解决玉树电网长链式单回路供电问题,有效增强玉树电网从青海主网受电能力,促进黄河上游网架结构进一步优化,服务黄河流域水资源优化利用和清洁能源开发。
据了解,此前在2013年6月,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在青海建成投运了玉树与青海主网联网330千伏输变电工程,结束了玉树电网长期缺电和孤网运行历史,有力支撑了玉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十四五”期间,随着玉树地区产业快速发展和清洁取暖工程推进实施,当地电力需求日趋旺盛,用电负荷迅速上升。为从根本上提高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能力,更好地服务群众用电,玉树二回工程启动建设,12000余名参建人员,历时近两年艰苦施工,最终确保了工程顺利竣工投运。
7月15日,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工作人员正在对330千伏玉树第二回线路工程通天河北岸铁塔开展投运前消缺工作。 王国栋摄
作为青海电网建设史上极具挑战性的工程之一,玉树二回工程沿线多处于高海拔、缺氧、严寒区域,沿线穿越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通天河沿保护分区等生态敏感区域,前期协调难度大、生态环保要求高、施工条件恶劣。国网青海电力成立工程建设指挥部、协调专班和专项工作小组,强化与政府部门沟通协调,合力攻克属地协调、交通运输、环保施工、冻土施工等多方面难题,在施工新技术新装备应用、绿色建造、人员健康保障等方面探索创新,高质量完成工程建设任务,跑出了青海电网工程建设的新速度,同时也为高海拔电网工程建设积累了新经验。
2024年8月15日,青海省玉树9乡供电改造工程全面启动,以“大电网+微电网”模式,着力解决玉树地区9个离网光伏乡4.75万名牧民群众用电问题,助力从“用上电”到“用好电”。“未来5年,玉树州年用电量将保持6%-8%的增长。已建成的玉树二回工程、在建330千伏当江荣、亚陇输变电工程以及吉尼赛等4个离网光伏乡通大网电等工程,将为玉树州绿色低碳发展和民生改善提供强有力的用电支撑。”玉树州发展改革委能源与产业科科长才旺优加说。(甘海琼、王宏霞、王国栋)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青海启动建立健全智慧化多点触发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三年行动
- 人民网西宁7月16日电 (记者杨启红)记者从青海省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情况新闻发布会获悉,青海已制定印发《青海省建立健全智慧化多点触发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行动方案》的出台,对青海建成多点触发、反应快速、科学高效的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行动方案》包括总体目标、重点任务、保障措施。…
- 青海推动实现传染病早发现、早研判、早处置
- 人民网西宁7月16日电 (记者杨启红)记者从青海省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情况新闻发布会获悉,青海制定印发《青海省建立健全智慧化多点触发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不断加强顶层设计,完善相关政策,以传染病监测—分析研判—风险趋势预测—健康提示发布—预警信息通报—应急响应为监测预警工作主线,积极推动实现传染病早发现、早研判、早处置。 健全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方面,以推进健康青海建设、推动疾控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契机,以实施疾病预防控制能力三年提升行动为抓手,不断健全完善传染病疫情监测、风险评估、预警、疫情报告、信息发布制度,制定完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哨点监测、城市污水重点传染病病原监测、呼吸道多病原监测等管理办法、技术规范,有序推进青海省传染病多点触发监测预警工作。…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