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仁市种业振兴结硕果:青稞小麦新品种选育成效显著
2025年07月01日16:56 |

近日,黄南州联合省级科研力量开展的青稞、小麦新品种选育及品系鉴定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50亩试验田里的24个作物品种长势喜人,为当地种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据了解,2025年,黄南州农牧业综合服务中心携手省农科院、高原研究生物所,在同仁市隆务镇吾屯上庄落地实施该项目,精心选取12个小麦品种、12个青稞品种进行种植。项目依托千亩麦类良种繁育基地和青稞良种繁育基地,围绕新品种筛选、抗逆性测试及区域适应性评价等核心任务,开展系统性科研攻关。自3月21日播种以来,通过科学规范的田间管理,已完成3次灌溉、1次虫害防治、1次除草及1次叶面肥施用工作。
当前,田间作物生长态势良好。青稞呈现出苗齐、茎秆粗壮、叶片浓绿的特点,其分蘖力强、成穗率高,抗倒伏优势明显,现阶段整体处于灌浆期。不同品种间特性鲜明,海青黑2号成熟进程较快,高原系列植株较为矮小,昆仑系列则植株挺拔。小麦生长稳健,大部分已进入开花期,麦穗饱满,预计千粒重将超过45克。其中,高原系列抽穗较早,青春系列和阿勃部分品种抽穗稍晚。
黄南州农牧业综合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批作物的良好长势,为后续品种筛选提供了扎实基础。下一步,当地将重点加强作物灌浆期和成熟期的田间管理,做好精准测产;全面汇总各品种抗逆性数据,从中筛选出3 - 5个优势品种;同时深化与科研机构合作,加快推进“繁育一体化”体系建设,致力于培育出更多适合黄南本土种植的高产、抗逆性强的青稞、小麦新品种,持续夯实农牧业发展的种业根基。
此次项目的顺利推进,是黄南州落实国家种业振兴战略的生动实践。随着项目成果的逐步转化,有望显著提升当地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助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有力支撑。
(责编:杨启红、甘海琼)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