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青海频道>>本网专稿

工坊筑梦 暖心助残

人民网记者 张莉萍
2025年05月26日09:43 | 来源:人民网-青海频道
小字号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二二三四五六七八”……

走进西宁市城东区火车站街道富民路社区二楼,远远传来广播操的音乐。教室里,十几名残疾人青年正在老师的指导下做课间操。

25岁的刘乐赛便是其中之一,她怎么也没想到,一次偶然的契机,便找到了让自己生活发生转变的地方。

义卖现场,残疾人青年做的帆布包受市民青睐。人民网记者 张莉萍摄

那是一个晴朗的午后,智爱共富工坊的工作人员在广场进行义卖,这些义卖的产品有公文包、手绘帆布包、床品四件套等等,都是残疾人青年制作的。

刘乐赛躲躲闪闪的眼神吸引了城东区智爱工坊辅导老师的注意。经过耐心的沟通,已经在家待了很久不愿出门的刘乐赛决心去智爱共富工坊看看。

智爱共富工坊是城东区残联、火车站街道办事处富民路社区、星辰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联合打造,为大龄心智障碍者提供可持续就业支持,助力残疾人及其家庭实现从“依赖帮扶”到“自立自强”的转变。

裁剪。人民网记者 张莉萍摄

裁剪、缝制、锁边、做盘扣、整理线头、熨烫……这是一个帆布包的制作流程。对于残疾人群体来说难易程度不一,每个人可接受程度也不一样。

“残疾人群体的孩子一般性格比较内向,他们平时不喜欢说话、不喜欢与外界沟通。所以他们来到这里,我们就想办法让大家重拾自信。”智爱共富工坊辅导老师赵亚琴说道。

为了提振孩子们的信心,智爱共富工坊的老师们费了一番功夫。

结合每个人的能力实际,老师们实施分阶段、分任务的精准培训计划。能力突出者接受缝纫机操作培训,可独立完成公文包缝制;中等能力者承担裁剪、熨烫等工序;能力较弱者在“就业小组长”带领下参与基础工作。

刘乐赛独立使用缝纫机。人民网记者 张莉萍摄

“我在这里学会了一项特别的技能,那就是缝纫!”刘乐赛的话语间难掩喜悦,“无法想象我能学会这些缝纫机器,我把柔软的棉布铺在掌心,缝纫机的嗡鸣声透过桌面传来,像某种神秘的震动频率,一次又一次的反复练习,缝纫机下的线一次比一次直,我逐渐掌握了缝纫的精髓,并完成了我的第一个作品——床单,在短短的三个月里,我完成了当初感觉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日常教学的主要难度是理解学生、走进他们的内心,让他们信赖老师。”赵亚琴感慨道,刘乐赛心态上的变化让所有老师开心,也让其他残疾人青年有了动力。

残疾人青年制作的帆布包、床上四件套、小摆件等。人民网记者 张莉萍摄

为了让残疾人青年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工坊联动有关企业,为61名残疾人青年提供帆布包、床上四件套等产品制作岗位,按月发放工资并缴纳社会保险。同时,还为13名大龄心智障碍者提供辅助性就业服务,并发放就业补贴。

制定菜谱、学习菜谱、早市分组买菜、一起制作美食、值日生轮流涮洗杯子、洗碗筷、收拾卫生等,是这个大家庭的日常生活。针对不同能力残疾人青年开展的模拟课堂,如超市购物、KTV、认识人民币、按摩保健课、劳动技能、安全卫生、社交礼仪等,寓教于乐,为残疾人青年更好地融入社会、自主生活打下基础。

每个孩子的进步和变化,工坊的老师们都看在眼里、乐在心里。“残疾人群体更重视朋伴关系,所以我们希望他们愿意留下来,跟着我们的步伐学习。伴随着能力增长,终有一天,他们也会展翅飞向远方……”这是所有老师最大的希望。

餐桌礼仪学习课堂。人民网记者 张莉萍摄

结束采访要离开的时候,一堂餐桌礼仪的课程正好开始,“吃饭时不能用筷子敲碗、不要把筷子当玩具……”这些对于普通人来说简单的细节他们需要学习很多遍、实践很多遍才能记得住。但是那又有什么关系呢,他们只是慢一点,终究会走向他们自己人生的正轨。

就像刘乐赛在一封给老师的信中这样写道:其实我们每位特殊的孩子都是天空的一颗星星,虽然很渺小,但是始终绽放着自己的光芒……

(责编:况玉、甘海琼)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绿茵盛宴点燃群众激情
  人民网西宁5月25日电 (记者张莉萍)5月24日,第二届“大美青海·高原足球”超级联赛第二轮比赛在西宁市体育场火爆打响!主场西宁雪豹队迎战玉树牦牛队。 本次城东区主场日堪称一场多元文化与体育交融的“嘉年华”,精彩纷呈的文艺演出为赛事助力,场外还设置下南关街特色美食体验区、非遗展示展销区等,让现场观众在视觉盛宴中感受竞技运动带来的激情与活力。…
首届西宁国际徒步大会举行
  人民网西宁5月25日电 (况玉)为进一步有力推动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中心城市建设,激发北川创新创业活力区发展动能,5月24日,首届“农行·青唐城杯”西宁国际徒步大会在西宁市城北区北川青唐城康养避暑小镇举行,来自30个国家的76位国际徒步爱好者及省内外8000余名徒步爱好者热情参与,奏响了“农体文旅商”融合发展的华彩乐章。 大会以“黄金海拔·高原康养·绿色低碳·徒步西宁”为主题,充分依托青藏高原独特生态禀赋,有机融合河湟文化精髓,精心设置5公里和10公里两大特色线路,聚力展现高原生态人文图景。…
西宁城北:AI助力“五区”建设再升级
  人民网西宁5月25日电 (况玉)为加速推进“五区”建设,西宁市城北区以西宁市第四届人才周为契机,于5月23日成功举办“智汇城北”AI助力“五区”建设——人工智能训练师赋能行动。活动通过“理论培训+实操演示+实地观摩”三维模式,搭建“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以构建本土AI人才生态为核心,聚焦破解“五区”建设中技术转化效率低、专业人才断层等核心瓶颈,通过“靶向培育+场景赋能”双轮驱动,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打造智能化“引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