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乐都:蒜苗飘香采收忙

初夏时节,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寿乐镇千亩青蒜苗迎来丰收盛景,连片的蒜苗郁郁葱葱,宛如镶嵌在黄土高原上的“绿翡翠”,村民们穿梭于蒜苗地里,熟练地起苗、捆绑、搬运、装车,田间地头呈现一派繁忙景象。
蒜苗喜获丰收。人民网记者 张莉萍摄
蒜苗田里,微风拂过,蒜香扑鼻。来自杨家岗村的种植户祁环福刚完成一车蒜苗交易,“当前蒜苗收购价稳定在每斤2元左右,除去种子、肥料和人工成本,每亩纯收入能达到4000元,比传统作物收益高得多。”祁环福喜上眉梢。
今年寿乐镇青蒜苗种植面积达1590余亩,覆盖赵家湾、上李家、新堡子等8个行政村。
数据显示,去年当地蒜苗平均亩产达4吨,亩产值约1.3万元,经济效益显著。
蒜苗喜获丰收。许晓丽摄
随着田地附近农业观光道路的建成,不仅串联起了寿乐镇的田间地头,更是架起了农产品走向全国的桥梁,当地蒜苗产业吸引了来自湖南、湖北、贵州等多地客商前来收购,特色种植业正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绿色引擎”。
来自贵州的收购商冉光静已连续三年在当地采购蒜苗:“这里的蒜苗叶片肥厚、口感鲜嫩,市场认可度高。今年计划收购一个月,运往贵州的蔬菜批发市场。”
蒜苗收购现场。马盛成摄
便捷的交通网络不仅降低了运输成本,还吸引了更多新客商入驻,形成稳定的产销链条,为蒜苗产业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也是确保农民增收的重要保障。乐都区农业农村局每年都会为种植农户提供技术培训,并引导使用有机肥提升品质。目前,蒜苗产业已带动周边300余户村民稳定增收。
乐都区地处湟水河中下游,气候冷凉、蔬菜生长周期长,素有“蔬菜瓜果之乡”的美称,是青海省最大的绿色蔬菜生产基地。近年来,乐都区聚焦特色农业提质、科技赋能增效、经营模式创新三大方向,统筹政策扶持、品牌培育、技术推广等多元举措,推动农业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智能化深度转型,一幅“产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发展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我们的目标不止于此。”寿乐镇副镇长乔永花胸有成竹,“我们计划延伸产业链,开发蒜苗深加工产品,同时结合农业观光道路发展乡村旅游,打造‘种植—加工—文旅’融合发展的特色产业体系,书写乡村产业发展的崭新篇章。”(张莉萍、许晓丽、马盛成)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2025青海文化旅游节将推出十六大主题活动
- 人民网西宁5月15日电 (记者杨启红)记者从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2025青海文化旅游节将于5月19日至23日举行,为期5天,期间将推出十六大主题活动,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展示宣传大美青海。 十六大主题活动包括“潮涌青海”主会场开幕式活动、“智享青海”成果展示体验活动、“惠民兴旅”中国旅游日主题活动、“智见未来”系列经验分享会、“骑行协力”自行车骑行活动、“从宁出发”自驾车发车仪式、“匠心千年”展演活动、“群艺飞扬”主题文艺演出活动、“书香天路”活动启动仪式、“光影青海”影片展映周、“博物致知”系列宣传活动、“智慧广电”系列活动、“生态视界”主题系列摄影作品展、“声动青海”主题采访活动、“活力高原”主题系列活动、“多彩青海”各市州分会场活动。…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