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大通:技能点亮护工就业路

“冲奶粉要用温水,抚触要顺时针打圈……”在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护工产业发展基地的实操教室里,47岁的冶青玉正专注地练习着婴儿护理动作。这位昔日的餐饮从业者没有想到,短短两个月的系统培训,让她的人生轨迹发生了变化——参加完毕业考试,她将正式成为月子中心的一名母婴护理师。
冶青玉(右)正专注地练习着婴儿护理动作。人民网 马可欣摄
“现在第二批学员已经开始进行理论培训了,这一批有五十多个人,大多是周边村子的妇女,大家积极性都很高。第一批学员已经能够独立在月子中心值夜班,护理知识很扎实!”大通县护工产业发展基地母婴驿站培训师逯晓霞说。
今年以来,大通县以“大通护工”青海品牌建设为抓手,创新打造“结业即上岗”的发展模式,通过“政府搭台+企业点单+精准送岗”的全链条服务,让更多像冶青玉这样的城乡劳动者找到了新的出路。
在大通县护工产业发展基地,保育师正在授课。人民网 马可欣摄
在大通县第四期保育员技能培训班结业典礼上,王媛刚刚完成保育员结业考试就收到了惊喜。“本来想着学点本事再慢慢找工作,没想到当场就和幼儿园签了合同!”手里握着还带着油墨香的劳动合同,王媛笑得合不拢嘴。结业典礼现场,除了王媛之外,还有20名学员也与相关机构签订了劳动合同。
在大通县护工产业发展基地,老师正在进行家政服务培训。人民网 马可欣摄
“我们邀请了多家幼儿园、月子中心的负责人来到结业典礼现场,达成就业意向的学员还不少!以后我们会持续开展相关活动,为更多护工提供就业新选择。”大通县就业服务局援助科科长昂青说。
在大通县幼宁托育服务中心,刘成梅边给玩具消毒边感慨:“以前在药店打工一天到晚得守着铺子,现在每天看着宝宝们笑,2500元的工资拿得特别踏实。”
刘成梅正在和孩子们一起玩游戏。人民网 马可欣摄
“我干这一行已经十年了,说实话,刚开始确实有些不适应。”大通康瑞老年照护中心的养老护工巨玉霞告诉来访者, 很多老人上了年纪,警惕意识特别强,很难取得信任。“唯一的办法就是以心换心。”巨玉霞说,把老人当自家长辈,多些耐心,时间久了,他们也会把自己当亲人。
近年来,大通县聚焦“一老一小”的照护问题,创新提出“大通护工”全生命周期产业发展概念,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从培训补贴、就业扶持到权益保障,全方位为护工发展保驾护航。
截至目前,青海省大通籍护工从业人员超过8000人,月均工资4000元,在全省护工从业人员中占比超过60%。
护工正与老人们一起在小广场上跳舞。人民网 马可欣摄
“张姐,明早八点的母婴护理课,记得带笔啊!”
“王婶,招聘会就在镇政府大院,月子中心的车都停门口啦!”
……
结束了一天的课程,大通县护工产业发展基地的培训教室里传来此起彼伏的交谈声。
逯晓霞望着台下的一张张笑脸,心里盘算着,再过些日子,这些学员们就要揣着反复练习过的护理技巧,带着掌心的温度,走进千家万户的晨昏里,让“大通护工”的招牌愈发闪亮。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2025青海文化旅游节将推出十六大主题活动
- 人民网西宁5月15日电 (记者杨启红)记者从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2025青海文化旅游节将于5月19日至23日举行,为期5天,期间将推出十六大主题活动,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展示宣传大美青海。 十六大主题活动包括“潮涌青海”主会场开幕式活动、“智享青海”成果展示体验活动、“惠民兴旅”中国旅游日主题活动、“智见未来”系列经验分享会、“骑行协力”自行车骑行活动、“从宁出发”自驾车发车仪式、“匠心千年”展演活动、“群艺飞扬”主题文艺演出活动、“书香天路”活动启动仪式、“光影青海”影片展映周、“博物致知”系列宣传活动、“智慧广电”系列活动、“生态视界”主题系列摄影作品展、“声动青海”主题采访活动、“活力高原”主题系列活动、“多彩青海”各市州分会场活动。…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