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青海频道>>本网专稿

2025年一季度青海省进出口总值增速居全国首位

2025年04月17日17:09 | 来源:人民网-青海频道
小字号

人民网西宁4月17日电 (马可欣)本网从4月17日召开的“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西宁海关专场发布会获悉,2025年一季度,青海省进出口总值18.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7.8%,增速居全国首位,高出全国平均增速86.5个百分点。

具体来看,一季度青海省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131家,其中民营企业122家,较去年同期增加21家。民营企业进出口总值16.3亿元,增长1.8倍,占全省外贸总值的86.3%,占比较去年增加27.6个百分点,拉动全省外贸进出口增长103.3个百分点,成为引领青海省外贸持续向好最活跃的主体。

今年以来,青海省企业不断拓展国际市场,一季度共与113个国家(地区)有贸易往来,新增刚果民主共和国、厄瓜多尔、巴拿马、爱沙尼亚、喀麦隆等11个贸易伙伴,新增贸易伙伴进出口值6628万元,全省外贸进出口市场更加多元化。

值得一提的是,新能源产品成为外贸增长主动力,绿色贸易新优势逐步显现。一季度,全省锂电池出口6.3亿元,增长69.2倍,占全省出口总值的38%,增速居全国第一。多晶硅与光伏组件协同突围国际市场。一季度,光伏产业相关产品出口大幅增长,其中,多晶硅出口2.4亿元,增长3.5倍,出口值占同期全国同类出口商品的69.3%,居全国第一,连续4个月保持增长。光伏组件出口3047.6万元,增长1.2倍。

此外,青海省大力推动冷水鱼、冷凉蔬菜万吨级“双冷”出口产业集群建设取得积极成效。一季度,冷水鱼(鳟鱼类)出口1.2亿元,同比增长2.1倍,占全国同类产品出口总额的75%,连续6年领跑全国;除传统出口市场俄罗斯、泰国、墨西哥外,首次出口至印度尼西亚。

冷凉蔬菜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从“单一供港”转向“多元市场”,洋葱、蒜头、莴苣等11种冷凉蔬菜远销6个国家和地区。一季度,青海省高原冷凉蔬菜出口1545.6吨,增速位列全国第三,出口量首次实现季度破千吨。

2025年3月,青海马铃薯实现首次批量出口至吉尔吉斯斯坦。

(责编:杨启红、甘海琼)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2025年青海将实施十大类45项民生实事工程
  人民网西宁4月14日电 (记者杨启红)4月14日,青海发布了2025年民生实事工程主要任务,涉及就业稳基、教育提质、健康青海、住房保障、一老一小、城市更新、和美乡村、关爱帮扶、惠民服务、交通出行十大类,共计45项民生实事工程。 其中,就业稳基方面,围绕城乡重点就业群体,组织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8万人次;广泛开展“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服务月”等公共服务活动,组织开展就业服务招聘活动200场次,确保全省城镇新增就业6万人以上,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106万人次以上;调整技工院校专业设置,增设与新能源、绿色算力等新兴产业对应的专业。…
2025年青海计划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2万套
  人民网西宁4月14日电 (记者杨启红)记者从2025年青海民生实事工程新闻发布会获悉,2025年,青海省计划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2万套,新建或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2800套,棚户区(城市危旧房)改造1400套,发放公租房租赁补贴4910户,努力改善中低收入群体、新就业无房职工、城镇稳定就业的外来务工人员等群体的住房条件。 “老旧小区改造涉及全省6个市(州)、16个县(区)的149个小区,实现2000年以前建成、有改造意愿的小区基本完成改造。…
“一人住院,全家奔波”怎么办?青海10家医院试点“无陪护”病房
  人民网西宁4月14日电 (记者杨启红)记者从2025年青海民生实事工程新闻发布会获悉,为积极适应老龄化社会发展,切实减轻“421”家庭陪护负担(“421”指四个老人、一对夫妻、一个孩子),缓解“一人住院,全家奔波”的困境,同时进一步促进人员就业,青海省先行先试,积极推进“无陪护”病房试点工作,让家属从繁重的住院陪护中“解脱”出来,实现家属不奔波、护理更贴心的医护新模式。 目前,青海省10家试点医院与第三方机构签订协议,由第三方机构招聘、培训,医院使用、管理医疗护理员方式开展试点工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