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建议丨抓住绿色算力发展机遇 青海:有序推进

2024年春,青海绿色算力产业发展推介会于北京举办,自此,青海绿色算力产业步入提速发展的快车道,逐渐成为青海的一张亮眼名片。
近日,有群众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留言表示,“作为一名青海人,十分热爱并且关注青海的发展。随着人工智能、超级算力的发展,以及国家对于绿色电力的要求,青海或将迎来一场巨大的发展机遇。希望未来能够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加快青海在新能源领域的开发和产业链的建立,以提高青海的经济水平,提供更多就业岗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该留言提到,青海新能源发展前景广阔,其太阳能、风能资源丰富,土地广阔,政策良好。同时,鄂尔多斯新能源发展成就显著,青海可借鉴其加大投入、延伸产业链、加强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等经验,还可强化地区合作,推动新能源产业更好发展 。
对此,青海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作出回复:目前,青海在新能源开发和产业链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绿色发展领先全国。2024年,年度新增清洁能源发电装机达到1520万千瓦,首次超过“千万千瓦”。清洁能源发电装机达到6579.1万千瓦,新能源发电装机达到4939.4万千瓦。产业发展集链成群。近年来,青海构建了完整的光伏产业链,锂电产业集群连续两年上榜全国“百强”,建成了全国首个清洁能源和绿色算力调度中心及全国首个100%清洁能源可溯源绿色大数据中心。区域合作取得突破。海西柴达木沙漠基地送电广西工程成为我国首个跨国网、南网沙戈荒基地输电示范工程。科技创新成果丰硕。青海省建成全球最大装机容量的水光互补发电站,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全国首条年处理30兆瓦晶硅光伏组件回收研究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推介会现场。人民网 况玉摄
2025年3月28日,第二届青海绿色算力产业发展推介会在北京举行。青海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吴晓军在致辞中表示,青海牢记嘱托、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勇毅前行,将清洁能源和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紧密结合,加速转型高原绿算蓝海,走出新质生产力发展新路子,闯出数智共赢新天地。发展人工智能,关键是算力,支撑是能源,未来是清洁能源。绿色算力是时代为青海量身定制的新赛道,必将如三江之水向东而行、奔流不息,滋润中华大地。
推介会上,总投资超过200亿元的8个重点项目集中签约。
青海省绿色算力领域合作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人民网 马可欣摄
一年时间,青海机架规模翻番增长、算力规模30倍增长,算力质效居全国第一。出台专项措施,配套科技、能源、人才支持方案,加快布局绿电智算园、零碳算力园、京青科创飞地,加速推进源网荷储等试点,百度、阿里、金山、京东、360、科大讯飞、新华三等头部企业落户青海,三大运营商数据中心获评国家绿色标杆,绿色算力发展这条路,青海越走越清晰,越走越坚定。
展望未来,青海更好统筹能源发展,深入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因地制宜发展清洁能源新质生产力,继续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巩固清洁能源领先地位。力争2025年底,全省新能源装机突破6000万千瓦,新能源、清洁能源全省装机占比更高。优化清洁能源产业链条。全力打造光伏、锂电两个千亿产业链,千亿光热产业集群和全球首个“自发自储自用自保”绿色微电网万卡算力中心。拓展区域合作发展空间。“十五五”期间,将系统谋划海西柴达木沙漠基地、海南戈壁清洁能源基地布局方案,按照“优化第一条、建设第二条、定准第三条、谋划第四条”的发展思路,统筹推进沙戈荒基地开发运营。坚持生态保护战略定力。始终严格遵循生态保护红线,采用先进技术减少对土地的占用和生态的干扰,积极推动新能源与生态修复相结合,通过光伏治沙、生态修复等模式,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良性互动。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青海省黄河干流防洪二期工程开工
- 人民网西宁4月2日电 (记者杨启红)近日,青海省黄河干流防洪二期工程开工仪式在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举行,该工程作为完善大江大河防洪体系,推动江河战略实施的重要内容,被列入全国“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成为国家“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中黄河干流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点推进的重大水利工程。 工程总投资7.031亿元,覆盖青海省果洛州、黄南州、海南州的7个县20个乡镇。…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