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丨寻源长江
2025年02月11日09:05 | 来源:人民网-青海频道

“我看到群山像牛骨般坚挺,还有生生不息的万条河……”长江源头所在的青海省南部唐古拉山主峰格拉丹东大冰峰,亘古挺立在世界第三级的阳光下。歌词中唐古拉山坚挺的脊梁,极目之处的群山之间,流淌着的生生不息的万条河,终于跃然眼前。
“格拉丹东”藏语是“高高尖尖的山峰”,滚滚长江的“第一滴水”格拉丹东流出,万里长江从这里启程。冰峰下有大大小小冰川104条,覆盖面积达790.4平方千米。格拉丹东南北两条呈半弧形的大冰川,一条是南支姜根迪如冰川,海拔为6548米,长12.8千米,宽1.6千米,冰川尾部有5千米长的冰塔林;另一条是北支冰川,长10.1千米,宽1.3千米,尾部有2千米长的冰塔林。这两条大冰川共同构成了一个庞大的固体水库,成了长江的发源地。
六月雪、七月冰、八月封山、九月冬,一年四季有大风。行进在三江源国家公园唐北区域,风在耳边呼啸,带来叩响唐古拉山的声音,冬日的长江源头,“江源如帚,分散甚阔”的壮阔景象也被掩映在冰雪之下。
长江源头的一滴水,汇聚成世界的一条江。2004年,长江源头世代逐水草而居的128户、407名牧民在党员干部带领下,从长江源头沱沱河畔搬迁至格尔木市南郊。“因为有了长江生态保护,才有了长江源村。”唐古拉山镇党委书记白玛多杰说。
近年来,可可西里和长江源区的生态地位越发突出,青海划定了禁牧和草畜平衡区,唐古拉山镇的几个村子也在其中。村民们有的搬到了格尔木市区,有的仍留在草原,但他们都会坚持定期进行长江源生态巡护。
世居长江源头的牧民们,无论走到哪里,心里始终装着雪山、草原、河流、湖泊和野生动物,他们懂得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自然环境。
(责编:杨启红、张莉萍)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