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青海频道>>本网专稿

新春走基层

新春里的“医”线坚守

况玉
2025年01月30日11:36 | 来源:人民网-青海频道
小字号

春节,是阖家团圆的重要时刻,大年三十这天一早,青海省第四人民医院呼吸一病区主任、主任医师王玉清早早起床,简单洗漱后,便走出了家门。此时,街道上偶尔传来阵阵鞭炮声,几盏红灯笼在寒风中摇曳,为节日增添了些许氛围。

“既然选择了这份职业,无论何时,都得把它做好。” 王玉清投身医疗事业已三十余载,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几乎每个春节她都坚守在岗位上,值班对她而言,早已成为生活中再平常不过的一部分。她总是云淡风轻地说:“没什么特别的,跟大家一样,就是平常心。”

一踏入医院,消毒水的味道便扑面而来,与外面热闹喜庆的节日景象形成鲜明对比。医院里春节的装饰并不多,只有几幅简单的春联和福字。

王玉清看患者病历。人民网 况玉摄

王玉清看患者病历。人民网 况玉摄

“冬天本就是呼吸道疾病及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期,发病时间可不会因为过年就改变。” 王玉清一边说着,一边快步走进科室,迅速换上那件象征着责任与使命的白大褂。坐在办公桌前,认真地看着护士记录的患者夜间情况,不时提出一些问题,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春节期间,大部分症状较轻的病人都回家过年了,可剩下的那些病情偏重无法出院的病人,更需要我们的细心照护。”

据了解,为确保患者能够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春节期间,青海省第四人民医院专家门诊正常上班,24小时急诊随时待命,各岗位都有值班留守人员,同时还设有绿色通道,保障患者的治疗以及医院的正常运行。

说话间,王玉清已经开始了查房工作,逐一走进病房看望患者。每到一个病房,她都会面带微笑,亲切地与患者交谈。“新年好啊,感觉怎么样?今天有没有好一点?”她的声音温柔而温暖。在一位老年患者的病房里,患者因为病情反复,心情十分低落,甚至对治疗产生了抵触情绪。王玉清轻轻坐在床边,耐心地安慰他:“大爷,您别着急,病情有起伏是很正常的,我们已经根据您的情况调整了治疗方案,只要您积极配合,很快就会好起来的。”大爷眼中泛起了泪花,握着王玉清的手久久不愿松开。

与患者沟通病情。人民网 况玉摄

与患者沟通病情。人民网 况玉摄

忙碌的间隙,记者终于有机会与王玉清聊了起来。谈及春节不能陪伴家人,她的眼中闪过一丝愧疚:“没有家人的支持,我不可能走到现在。家人肯定希望我能多陪陪他们,尤其是父母,我平时工作忙,陪伴他们的时间就不多,过年也没能好好陪他。”

一方面作为医生,强烈的责任感驱使她时刻关注患者的安危,每当成功帮助患者缓解病痛,那种油然而生的荣誉感和成就感便会涌上心头;另一方面,想到家中年迈的父母和许久未曾陪伴的孩子,深深的愧疚感如潮水般将她淹没,“这么多年,孩子是父母帮忙带,年货也是父母采购,就连家里的卫生我也没打扫过,家人的理解和包容是我坚守岗位的强大后盾。” 她的话语中,满是对家人的感激与亏欠。

春节期间,王玉清既要承担专家门诊的工作,又要到医院查房,开展与平时无异的正常诊疗工作。来住院的患者病情严重,像呼吸衰竭、心衰等情况屡见不鲜,流感、肺结核等病症也较为常见。“记得有一年春节,来了一个18岁的藏族男孩,神志不清、病情危急,处于昏迷状态。经过全力抢救,最终转危为安。”后来,王玉清与男孩成为了朋友,到现在仍保持着联系,“现在他已经结婚生子了,逢年过节都会给我发信息,很欣慰也很高兴。”

像王玉清这样春节坚守岗位的医护人员还有很多。他们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机会,默默奉献在工作岗位上,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医者的责任与担当。他们或是在病房里悉心照料患者,或是在手术室里争分夺秒地抢救生命,或是在检验室里忙碌地分析样本。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坚守,患者才能在病痛中感受到温暖与希望,这个春节也因此多了一份安心与祥和。

(责编:杨启红、张莉萍)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