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青海频道

坚定不移做“中华水塔”守护人

马可欣
2024年05月24日16:08 | 来源:人民网-青海频道
小字号

“我们创造性地设立生态管护公益岗位,14.6万牧民放下牧鞭守护生态,吃上了‘生态饭’,其中许多生态管护员因与大自然离得最近,拿起了专业相机,扛起‘大炮筒’,成为摄影师,不少作品还获了国际大奖,他们拍摄的是动物,展示的是生态,体现的是对这片土地的热爱。”5月2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青海省委副书记、省长吴晓军在会上介绍了青海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的情况。

吴晓军所说的“大自然摄影队”,是一支来自三江源国家公园近80人的特殊队伍,组成人员有一半是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管护员,他们在肩负起生态保护重大责任的同时用镜头记录下三江源的千姿百态……

大自然摄影队。公尕日摄

今年56岁的格来江措是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巴干乡代曲村人,“大自然摄影队”一成立,格来江措就主动报名加入,现在已是代曲村内摄影队的负责人。

格来江措20多岁就开始接触摄影,虽然不懂专业摄影技术,但他却很喜欢拍摄家乡的风景和野生动物,以前借别人的相机拍,现在自己有了专业的设备。“每天与大自然相处,能感受到它的变化,想把心里的故事以照片的形式告诉更多人。”在三江源地区,越来越多像格来江措一样的当地群众,从大自然的利用者,变成守护者和见证者。

如今,地处长江源头的曲麻莱县频频“出圈”,这片平均海拔4550米的土地,以其壮美的风景和稀有的野生动植物被外界所知。

在发布会上,吴晓军介绍,青海是生物多样性最具代表性的区域之一,是亚洲、北半球乃至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重要启动区,每年向下游输送600至900亿立方米源头活水。如今千湖美景再现三江源头,藏羚羊从20世纪80年代不足2万只增加到现在的7万多只,雪豹已监测到1200多只,青海湖水鸟数量达60.6万只,裸鲤较2002年保护初期的2500多吨增加到12万吨,呈现“半河清水半河鱼”的壮观景象。

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园区的藏野驴群。人民网记者 甘海琼摄

良好的生态环境,也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前来旅游。

今年的“五一”假期,青海湖景区见证了一场高原春日的盛大约会,共接待游客7.27万人次。

“每天都有游客入住,藏餐、手工艺品、酸奶等很受欢迎。”家住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果洛藏贡麻村的仁青才郎,临近花甲之年放下牧鞭,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经营起了农家乐,“我的农家乐生意一年更比一年好,说到底,还是咱青海湖的高颜值自带流量。”自从开起农家乐,仁青才郎赚了不少钞票。还有成千上万和仁青才郎一样的农牧民,也吃上了“生态饭”。

资源优势变为产业优势,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路径,在青海逐渐变得更加清晰。

近年来,青海省聚焦国家所需、青海所能,积极探索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的有效路径,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开展了一系列改革实践。比如,加快构建全省“一芯一环多带”生态旅游发展布局。所谓“一芯”即以西宁市为核心,完善省会城市旅游服务要素建设,打造集散中心和门户枢纽;“一环”是在青海湖国家公园建设框架下,以青海湖为中心构建环湖精品生态大旅游圈;“多带”则是重点打造极具青海特色的生态旅游带,从而明确了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的发展思路。

青海湖美景。人民网 马可欣摄

发布会上,青海省副省长刘涛更是表示,未来的青海,将会培育一批世界级生态旅游资源品牌,让大家心驰神往的“三江源溯源之旅,青藏高原雪山探秘之旅,国家公园生态体验之旅”成为可即可近的现实之旅。

大天鹅在冬格措纳湖“翩翩起舞”。人民网记者 杨启红摄

国家公园论坛共话万物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青海勇担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使命。

青海隆宝滩列入国家重要湿地,这是继青海湖鸟岛、扎陵湖、鄂陵湖之后青海省第四处国家重要湿地。

……

如今,目光再次聚焦青海。

保护好青海的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在中国绿色发展进程中,青海正蓄势待发、乘势而行,努力让高原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当好“中华水塔”守护人,走出一条具有青海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责编:甘海琼、白波)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