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青海频道>>青海要闻

小小车间托起振兴梦

丁玉梅
2024年05月23日09:11 | 来源:青海日报
小字号

  无纺布生产。青海日报记者 丁玉梅 摄

  五月,村里的杨树枝叶悄然舒展时,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三角城镇三联村无纺布袋加工厂内,伴随着机器轰鸣声,工人正在有条不紊地整理无纺布袋,一派热闹繁忙的景象。

  “在家门口上班,不仅能照顾一家老小,还能挣上钱,太好了!”说起在家门口上班的感觉,三联村村民松长花笑着说,她家里有病人,没办法出远门打工,家里日子过得紧巴巴,如今能在家门口上班,算是解了一家人的燃眉之急。

  “海晏县现有就业帮扶车间24家,共吸纳579人就近就业,其中吸纳脱贫人口106人。”海晏县委宣传部部长马艳萍向记者介绍,海晏着力把就业帮扶车间打造成为促进稳岗就业、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平台,多渠道带动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变被动“输血”为主动“造血”。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使用环保袋,并且海晏县通过全域无垃圾三年整治行动和‘无废城镇’创建工作,全面开始禁塑。咱是不是可以借这一机会,建个无纺布袋加工厂,乡亲也可以就近就业。”2023年一次三角城镇产业发展会议上,有干部提到。

  多方考察调研后,三角城镇通过147万元的乡村振兴资金,在三联村投资购置相关生产设施设备5台、货车2辆、叉车1台,大力推进无纺布袋加工生产项目。

  “为了经营好这一项目,村里决定采取‘村集体+企业’的经营模式,村委会负责提供厂房和资金支持,青海华熙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具体生产运营。”三角城镇副镇长杨愈介绍。

  2023年3月,三联村无纺布生产项目正式投产,年底累计生产销售无纺布环保购物袋1300万个,销售总额15.5万元,净利润10万元,村集体经济增收8万元,帮助村内7名脱贫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这段时间,厂里机器一直在运转,每天能生产4万多个无纺布购物袋。”杨愈说,这些无纺布购物袋,将销往刚察县、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泽库县等8个省内销售市场,目前产品库存达到470余万个,且都已通过环保检测。

  赵发莲在无纺布袋加工厂,干了近一年。她和另外几名女工,负责将制成的无纺布购物袋整理打包。“每月工资有3000多块,工作非常轻松,每天还能按时按点上下班,特别方便。”说着话的赵发莲手上动作不停,不一会儿就将这些无纺布购物袋,按不同的数量打包成捆。

  这两天,三联村党支部书记冯登海,忙着和无纺布袋加工厂负责人落实厂房扩建的事,眼瞅着无纺布袋的市场越来越好,村里决定扩大生产。

  “我们村原先没啥产业,不过现在好了,有了无纺布袋加工厂,虽说还是个小车间,但是村集体有收入,群众就业有去处。如今,购物袋的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稳步走好产业振兴的路,我们信心更足了。”冯登海笑着说。

(责编:陈明菊、杨启红)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